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沉 → 沈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发慌(發慌)  拼音:fā huāng
心里不安、著急或惊慌。如:「他一放假就玩疯了,每次都要等到开学前才发慌,开始赶作业。」
《國語辭典》:慌里慌张(慌裡慌張)  拼音:huāng li huāng zhāng
慌忙失措的样子。如:「他慌里慌张的跑进跑出,不知在忙些什么!」。
《國語辭典》:处之泰然(處之泰然)  拼音:chǔ zhī tài rán
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谷传》:「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覈菜茹,处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处之」。
《國語辭典》:从容不迫(從容不迫)  拼音:cōng róng bù pò
沉著镇定不慌张。《二十年目睹之怪状》第二五回:「这个人在公堂上又能掉文,又能取笑,真是从容不迫。」
《國語辭典》:从容自若(從容自若)  拼音:cōng róng zì ruò
沉著镇定,不动声色。《旧唐书。卷五七。刘文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漢語大詞典》:舍脸(舍臉)
沉着脸。
分類:沉着
《漢語大詞典》:举棋若定(舉棋若定)
着棋下子已有预断。喻行事沉着果决。 朱德 《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漢語大詞典》:静遏
沉着地控制住。魏书·源贺传:“ 南安王余 为 宗爱 所杀也, 贺 部勒禁兵,静遏外内。”
《國語辭典》:毛毛腾腾(毛毛騰騰)  拼音:máo máo téng téng
粗率慌张的样子。如:「张小姐一付毛毛腾腾的样子是怎么了?」
《國語辭典》:毛躁  拼音:máo zào
性急而易冲动。如:「你的个性毛躁,遇事最好三思而行。」《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文七爷脾气是毛躁的,立刻嚷了起来,说:『船上有了贼了,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