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沉 → 沈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欲海 拼音:yù hǎi
欲望如海一般的深广,永难满足,故称为「欲海」。北魏。
温子升 〈〉:「漂沦欲海,颠坠邪山。」也作「欲海」。
《漢語大詞典》:湮沈
亦作“ 湮沉 ”。 埋没;沉沦。 晋
潘岳 :“如何短折,背世湮沉。” 南朝 梁
江淹 :“亦復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旧唐书·珍王诚传》:“凡皇族子弟,皆散弃无位,或流落他县,湮沉不齿録,无异匹庶。” 宋
苏轼 :“湮沉乎射鮒之谷,委蛇乎凤凰之堂。” 清
方苞 《读经解》:“自是以来,学者循诵
《易》、
《诗》、
《书》、
《春秋》之文,而虚言其义,有得有失,一如记所称,而
《礼》则湮沉残缺。”
《漢語大詞典》:渊沦(淵淪)
(1).潭中微波。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杂若碎渊沦,高如破轇轕。”
(2).比喻文章气势的屈折起伏。 明
李东阳 《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公之文章,演迤渊沦。”
(3).埋没,沉沦。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学正逢时,承华清尘,三 杨 云翔,己独渊沦。”
《漢語大詞典》:沈顿(沈頓)
亦作“沉顿”。
(1).沉醉困惫貌。
《文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醒寤之后,不识所言。”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曰:‘沉,谓醉冥也。顿,犹弊也。’”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坐客於是咸为之竟醉,士人者归,沉顿略不省人事。”
(2).谓疾病沉重。
《旧唐书·高适传》:“僕射 哥舒翰 忠义感激,臣颇知之,然疾病沉顿,智力将竭。” 清
李渔 《怜香伴·惊遇》:“你原来如此多情,不负我病得这般沉顿。”
(3).沉沦顿踬。 宋
苏舜钦 :“某昨任 长垣县 ,有尉 王景仁 者……雅尚退默,不高人以声,故沉顿贱仕,未为位上者所引拔。”
《漢語大詞典》:漂沉
亦作“ 漂沉 ”。
(1).漂泊沉沦。 唐
白居易 :“自古漂沉人,岂尽非君子。”
(2).沉埋;淹没。 宋
苏洵 《木假山记》:“漂沉汨没於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 清
唐孙华 《大雨叹》诗:“近得 江 南信,漂沉遍 三吴 。”
(3).升沉。 唐
元稹 :“漂沉随坏芥,荣茂委苍穹。”
《漢語大詞典》:沈人
沉沦在下之贤人。
《逸周书·皇门》:“下邑小国,克有耇老,据屏位,建沉人,罔不用明刑。” 孔晁 注:“耇老,贤人也。又建立沉伏之贤人,无不用明法。” 朱右曾 校释:“沉人,沉伏在下之贤。”
《漢語大詞典》:湮厄
沉沦困顿。 唐
白居易 《送毛仙翁》诗:“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 宋
王禹偁 :“ 太平兴国 初, 太宗皇帝 亲试举人,拔孤贫湮厄之士。”
《國語辭典》:湮阨 拼音:yīn è
隐没困阨。唐。
韩愈 〈〉:「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
《漢語大詞典》:飘沈(飄沈)
飘泊沉沦。 明
屠隆 《綵毫记·团圆受诏》:“宵人好谗,盛名招忌,遂两遭萋菲,益以飘沉。”
《漢語大詞典》:抑沈
(1).压抑沉沦。
《楚辞·天问》:“ 比干 何逆,而抑沉之?”
(2).抑郁。 汉 王昭君
《怨诗》:“志念抑沉,不得頡頏。”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沉。”
《漢語大詞典》:沦塞(淪塞)
沉沦阻塞;遭受困厄。
《宋书·王玄谟传》:“王途始开,随復沦塞。”
《宋书·顾觊之传》:“将迎有会,沦塞无兆。” 南朝 梁
任昉 《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年世贸迁,孤裔沦塞。”
《國語辭典》:屈沉 拼音:qū chén
1.沉沦、埋没。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屈沉杀大丈夫,埋没了英雄汉。」《水浒传》第七回:「好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
2.冤屈、屈辱。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他在那长朝殿前班部里摆,你教他把屎盆儿顶戴,兀的不屈沉杀了拜将筑坛台。」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俺只道正直萧丞相,元来是风魔的党太尉,堪悲,屈沉杀刘天瑞,谁知,可怎了葫芦提包待制。」
《漢語大詞典》:沈弃(沈棄)
亦作“沉弃”。 沉沦弃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掇恶名》:“﹝ 叶京 ﹞及至京师,时已登科,与同年连鑣而行,逢其人於通衢,马上相揖,因之谤议喧然。后颇至沉弃,终太学博士。”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谗险》:“ 唐 自 昭宗 迁都之后,王室微弱,朝廷班行,备员而已。 振 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朋附者非次奬升,私恶者数日沉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