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汨 → 汩汨”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汩殁
汨没,沦落。 明 王廷相 《栗应宏道甫字说》:“ 栗生 近与余游,见其德性谦冲,文章古雅,世若寡其儔者;苟不达於道,亦汩殁於世儒焉耳矣。”
分類:沦落
《韵府拾遗 萧韵》:汩遥(汩遥)
方言汩遥疾行也南楚之外曰汩或曰遥
《漢語大詞典》:汩涌(汩湧)
水涌流。 梁启超 《新民说·释新民之义》:“是何异见他树之蓊鬱,而欲移其枝以接我槁干;见他井之汩涌,而欲汲其流以实我眢源也。”
分類:水涌涌流
《國語辭典》:汩越  拼音:yù yuè
1.光彩亮丽的样子。《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罗疏柱之汩越,肃坻鄂之锵锵。」唐。李善。注:「汩越,光明貌。」
2.水流湍急的样子。三国魏。刘劭〈赵都赋〉:「清漳发源,浊滏汩越。」
《韵府拾遗 遇韵》:汩注
缪袭喜霁赋既大麦之方登兮汩注潦以成川
《漢語大詞典》:汩都都
水流声。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俺肚里又饿得谎,口儿里馋涎早汩都都的淋下也。”
《漢語大詞典》:汩董
古董,骨董。指古代留传的器物。亦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朱子语类卷七:“今人既无本领,只去理会许多闲汩董。” 明 刘绩 霏雪录:“‘骨董’乃方言,初无定字。 东坡 尝作骨董羹,用此二字。 晦庵先生 《语类》只作‘汩董’。”
《漢語大詞典》:汩暗
湮没不明。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近代无正史, 梁 、 陈 、 齐 文籍犹可据,至 周 隋 事多脱捐。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冯;一易世,事皆汩暗,无所掇拾。”
分類:湮没
《漢語大詞典》:赍汩
列子·黄帝:“与齎俱入,与汩偕出。” 张湛 注:“齎、汩者,水迴入涌出之貌。”本指水中漩涡。后引申谓泯灭;埋没。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若蹉跌失时,则齎汩前志,则抱恨万世,为来者所笑戮,无復自明,亦已痛哉!”
《高级汉语词典》:咭咭汩汩
咕咕哝哝
《漢語大詞典》:掎汩
犹牵动。 唐 柳宗元 《愚溪对》:“ 秦 有水,掎汩泥淖,挠混沙砾。”
分類:牵动
《漢語大詞典》:汯汩
水势浩瀚貌。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淼漫八海,汯汨九河。”
分類:水势浩瀚
《漢語大詞典》:淙汩
水流貌。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高梁桥 西北十里,平地有泉,滮洒四出,淙汩草木间,瀦为小溪,凡数十处。”
《漢語大詞典》:决汩(決汩)
疏通河道。国语·周语下:“决汩九川。” 韦昭 注:“汩,通也。”
分類:疏通通河
《漢語大詞典》:没汩
方言。糊涂,不明事理。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其不聪敏者曰鶻突,曰糊涂,曰懵懂,曰勺鐸,曰温暾,曰没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