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6,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汤器
汤寒
汤罟
汤方
汤都
汤勺
头汤
重汤
汤团
放汤
汤若望
浓汤
液汤
高汤
粉汤
《漢語大詞典》:汤器(湯器)
煮茶的釜器。 宋 陶谷 清异录·十六汤:“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具焉。”
《漢語大詞典》:汤寒(湯寒)
抵挡寒冷。 元 钟嗣成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雪》曲:“共开颜,且汤寒,兴来未放酒杯乾。”《西游记》第四八回:“ 陈老 大喜,即命:‘取索果品,燉暖酒,与列位汤寒。’”
分類:抵挡寒冷
《骈字类编》:汤罟(汤罟)
唐 杜牧 李甘诗 其冬二凶败,涣汗开汤罟。
《漢語大詞典》:汤方(湯方)
中药汤剂处方。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散粥施药:“ 嘉靖 二十年起,朝廷每岁一月,日散粥米二百石,丸药六千囊。粥则人给一杓,可三五口供也;药则衣金者百丸,并符篆、汤方各一纸。”
《骈字类编》:汤都(汤都)
史记樊哙传注见上
《高级汉语词典》:汤勺  拼音:tāng sháo
盛汤用的勺子
《漢語大詞典》:头汤(頭湯)
(1).指第一次冲泡的茶水。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哥,吃罢那头汤,天道暄热,都把那帽笠去了,把那衣服鬆一鬆。”
(2).第一次烧开的水。
《漢語大詞典》:重汤(重湯)
谓隔水蒸煮。 宋 苏轼 《地黄》诗:“沉水得穉根,重汤养陈薪。” 王十朋 集注引 赵次公 曰:“於鼎釜水中,更以器盛水而煮,谓之重汤。”
《國語辭典》:汤团(湯糰)  拼音:tāng tuán
一种以糯米制成的食品。由糯米粉揉制成圆团状,故称为「汤团」。分有馅、无馅两种。也称为「汤圆」。
《漢語大詞典》:放汤
曲艺术语。北方说书演员用扣子失当,而未能使听众“入扣”,叫做放汤。参见“扣子”
《國語辭典》:扣子  拼音:kòu zi
1.可以扣合的纽结。《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黄参赞整理衣服,那广东妓女还替他扣扣子。」也作「纽扣」、「钮扣」。
2.章回小说或说书发展至关键性情节,突然停止、以引起读者或听众高度关切的地方。
《國語辭典》:扣子(釦子)  拼音:kòu zi
扣住衣物分片部分的东西。如:「穿上制服时,前排扣子一律扣起来。」
《国语辞典》:汤若望(汤若望)  拼音:tāng ruò wàng
Joannes Adam Schall von Bell
人名。(西元1591~1666)德国天主教耶稣会教士,精于历算之学。明末来华传教,熟习中文,入清为钦天监监正,变更历法,为我国用新历法之始。著有历法西传、新法表异等书。
《国语辞典》:浓汤(浓汤)  拼音:nóng tāng
汁液浓稠的汤。如:「玉米浓汤」、「蔬菜浓汤」。
分类:浓汤汁液
《漢語大詞典》:液汤(液湯)
中药汤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國語辭典》:高汤(高湯)  拼音:gāo tāng
以鸡骨或猪骨慢火熬成的汤。也称为「上汤」。
分類:鸡鸭清汤
《国语辞典》:粉汤(粉汤)  拼音:fěn tāng
粉丝和青菜做成的汤。旧时普通宴会中常有的菜肴之一。《西游记》第八一回:「教那些和尚忙忙的安排,淘米、煮饭、……做粉汤,抬了四五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