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汗污
(1).混合着汗水的污垢。 魏金枝 《留下镇上的黄昏》:“有许多赤膊的农人,他们老是挨挨挤挤的将汗污故意揩到别的着衣人身上去。”
(2).被汗水弄脏;汗水弄脏。 茅盾 《子夜》十三:“许多汗污的脸,转来转去搜寻那发言的人。” 叔华 《绣枕》:“她只回忆起她做那鸟冠子曾拆了又绣,足足三次,一次是汗污了嫩黄的线,绣完了才发现。”
《漢語大詞典》:污道(汙道)
污邪之道。《韩诗外传》卷一:“夫《行露》之人许嫁矣,然而未往也……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故举而传之,扬而歌之,以絶无道之求,防污道之行乎!”
《漢語大詞典》:污迹(汙跡)
亦作“污蹟”。 龌龊的痕迹;污染的痕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 岳起 ﹞初任 奉天府 尹,前令尹某以贪黷著,公人署时,命僕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曰:‘勿緇染其污跡也。’” 叶圣陶 《孤独》:“他的衣裳有许多的污迹,也有几处破裂了毁损了的。”
见“ 污跡 ”。
《漢語大詞典》:污累
亦作“污累”。亦作“汚累”。 玷污连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焉知三事不为吉祥?愿府君安身养德,从容光大,勿以神奸,污累天真。” 清 吴敏树 《与筱岑论文派书》:“吾乡富人畏为命案所污累,至靡钱五百千,摘除其名。”
分類:玷污连累
《漢語大詞典》:诬污(誣汙)
亦作“ 诬污 ”。亦作“ 诬洿 ”。 诬蔑;玷污。史记·田叔列传:“ 杜大夫 及 石氏 使人谢,谓 田少卿 曰:‘吾非敢有语言也,愿 少卿 无相诬污也。’” 宋 司马光 《龚君宾论》:“﹝ 王莽 ﹞又欲诬洿清士,以其臭腐之爵禄,甘言諛礼,期於必致。” 茅盾 《路》一:“也是少爷出身的 薪 好像闺秀被人诬污似的很生气。”
分類:诬蔑玷污
《骈字类编》:鸟污(鸟污)
唐 韦应物 假中枉卢二十二书亦称卧疾兼讶李二久不访问以诗答书因亦戏李二 花里棋盘憎鸟污,枕边书卷讶风开。
唐 白居易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骆口驿旧题诗 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
《國語辭典》:油污(油汙)  拼音:yóu wū
含有油质的污垢。如:「汽车保养厂到处都是油污。」
分類:污垢油污
《國語辭典》:滥污(濫汙)  拼音:làn wū
吴语。骂人不贞、不洁的话。如:「扯滥污」、「拆滥污」。也作「烂污」。
分類:龌龊卑污
《漢語大詞典》:漫污
污蔑,诬陷。《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谗夫蔼蔼而漫著兮” 汉 王逸 注:“言谗人相聚,蔼蔼而盛,欲漫污人以自著。”
分類:污蔑诬陷
《漢語大詞典》:污坏(汙壞)
亦作“汚坏”。 污染败坏。 明 方孝孺 《与赵伯钦书》:“百餘年间风俗汚坏,上隳下乖,至于颠危而不救者岂无自也哉!” 明 高攀龙 《讲义·君子修身以敬》:“只缘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自家局小了他,为物欲所蔽,自家污坏了他,失了他原初本色,故须要修。”
分類:污染败坏
《漢語大詞典》:污淖
泥淖。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又以其餘力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涂。”
分類:泥淖
《漢語大詞典》:污真
亦作“污真”。 玷污本性。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物白讳受玷,行高无污真。”
分類:玷污
《漢語大詞典》:污黑
亦作“污黑”。 犹言又脏又黑。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肩膀露在外面,破裤腿上还露着污黑的膝盖。” 凌力 《星星草》第四章二:“成千成万名 清 军骑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卧满了整个平川;破烂的军旗,滚落的顶子,污黑的凝血,布满了整个原野。”亦指又脏又黑的东西。《诗刊》1981年第1期:“六角花瓣,闪着战斗锋芒;一身洁白,不容半点污黑。”
分類:污黑东西
《韵府拾遗 纸韵》:污鄙(污鄙)
高士传许由赞颍汲箕由羞颓污鄙
《漢語大詞典》:污暴
亦作“污暴”。 污滥暴虐。明史·谢铎传:“飭官司,而污暴益甚;恤军民,而罢敝益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躁急污暴,固乖天和;淹滞因循,亦伤民命。”
分類: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