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负下(負下)
(1).谓负污辱之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李善 注:“负累之下,未易可居。”
(2).不如,不及。 章炳麟 《与罗振玉书》:“顷世学者不諭其意,以东国彊梁,貤美於其学术,得懱截小善,輒引之为驰声誉,自 孙仲容 诸大儒,犹不脱是,况其稍负下者?”
《漢語大詞典》:负秽(負穢)
(1).犹负罪。《文选·木华〈海赋〉》:“若其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 李善 注:“负秽,言身有罪,若负荷然。” 唐 吴筠 《檄江神责周穆王璧》:“如有负秽心迷,怀衅情戚,藏玉泥中,匿珪鱼腹,使 公孙 躡波而长吁, 子羽 济川而怒目。”
(2).蒙受污辱。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殷保晦妻封氏骂贼死:“犹生之年,终不负秽抱羞於汝逆竖之手。”
(3).背挑粪肥。 明 冯梦龙 《情史·情疑·张老》:“ 张老 既取 韦氏 ,园业不废,负秽钁地,鬻蔬不輟。”
《國語辭典》:骞污(騫汙)  拼音:qiān wū
损辱。《汉书。卷四九。晁错传》:「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亡骞污之名。」
分類:损害污辱
《漢語大詞典》:玷秽(玷穢)
犹玷污,污辱。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 重 造讹言,以玷秽亡灵。此不过发冢取物,託以鬼神。’”
分類:玷污污辱
《国语辞典》:身名无忝(身名无忝)  拼音:shēn míng wú tiǎn
身分名声未受污辱。清。陆世廉《西台记》第四出:「但使身名无忝,纵到嚼齿穿龂,也不啻加封号。」
《国语辞典》:士可杀,不可辱(士可杀,不可辱)  拼音:shì kě shā,bù kě rù
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受污辱,指士大夫宁死不屈的气节。《明史。卷一八一。王鏊传》:「鏊谓瑾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
《国语辞典》:劈拉著腿坐崖头(劈拉著腿坐崖头)  拼音:pǐ la zhe tuǐ zuò yá tóu
张开双腿成八字,旧时用来污辱女性的话。《醒世姻缘传》第六七回:「你劈拉著腿去坐崖头,挣不出钱么?只在人耳边放那狗臭屁不了!」
《漢語大詞典》:嘑尔蹴尔(嘑爾蹴爾)
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嘑尔蹴尔”喻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小省学政,职分本微,奉督抚如上司,与州县相结纳,甚至幸其嘑尔蹴尔之助,媕婀唯诺,殊为可耻。” 清 朱锡 《幽梦续影》:“宁受嘑蹴之惠,勿受敬礼之恩。” 清 李渔 《乞儿行好事皇帝做媒人》:“寧可忍饥受饥,使性出门,不肯受那嘑蹴之食。”参见“ 嘑尔 ”。
《國語辭典》:嘑尔(嘑爾)  拼音:hù ěr
大声呼叱的样子。《孟子。告子上》:「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分類:呵叱
《漢語大詞典》:秽嫚(穢嫚)
污辱轻慢。 隋 柳彧 《请禁绝百姓作角觝戏奏》:“以秽嫚为欢娱,用鄙褻为笑乐。”
分類:污辱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