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汉钟离(漢鍾離)  拼音:hàn zhōng lí
相传为八仙之一。姓钟离,名权。参见「钟离权」条。
《国语辞典》:陆九渊(陆九渊)  拼音:lù jiǔ yuān
人名。(西元1139~1192)字子静,南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省)人。曾结茅讲学于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尝与朱熹会鹅湖论辩,所见多不合。熹重道问学,主张格物穷理;九渊重尊德性,主张心即是理。九渊学说后由明朝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陆王学派。著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语录》四卷。
《漢語大詞典》:龙尾石(龍尾石)
石名。产于今 江西省 婺源县 龙尾山 。乃制上品砚之材料。 宋 苏易简 文房四谱卷三:“今 歙州 之山有石,俗谓之龙尾石。匠铸之砚,其石黑,亚於端。”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 新安 龙尾石,性皆润泽,色俱苍黑縝密,可以敌玉,滑腻而能起墨,以之为研,故世所珍也。”
《国语辞典》:景德镇(景德镇)  拼音:jǐng dé zhèn
乡镇名。位于大陆地区江西省浮梁县,原名昌南镇,宋景德年间改名,今为县治。因产瓷器而闻名于世,为中国大陆四大镇之一。
《國語辭典》:角落  拼音:jiǎo luò
1.两面墙或类似墙的屏障物相接的凹处。如:「你怎么一个人躲在这个角落里。」
2.偏僻、不受注意的地方。如:「国家建设必须落实到每个基层角落,才算完成。」
《漢語大詞典》:铁柱宫(鐵柱宫)
又称 铁柱观 。故址在 江西 南昌 。相传 晋 许逊 为 旌阳 令,时 江西 有蛟为害, 许 与其徒仗剑杀之,并作大铁柱以镇压。后世建立宫观以祀 许逊 。 唐 咸通 年间额题铁柱。 宋 大中祥符 年间题名 景德观 。 政和 年间改 延真观 。 嘉定 年间御书“铁柱延真之观”。 明 嘉靖 间改名为 妙济万寿宫 。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 江西 南昌郡 城 铁柱宫 东南隅,有小殿,殿中有池,云铁柱在池中,其实非真跡也。真 铁柱宫 离城数十里,地名 生米渡 ,宫中有池,池中有铁柱,乃 许真君 锁蛟之处。”
《國語辭典》:三西  拼音:sān xī
大陆地区指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甘肃中部定西地区及河西走廊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合皂
山名。在江西省樟树市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漢語大詞典》:鹤塞(鶴塞)
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艺文类聚》卷六八引 南朝 梁元帝 《迁荆州输江州节表》:“臣自拥旄 鹤塞 ,执兹龙节,幸逢银山自溢,玉烛调年。”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山临 鹤塞 ,非无 陶侃 之宾;气连牛斗,即有 张华 之剑。” 倪璠 注引《幽明录》:“ 陶公 在 寻阳 西南一塞取鱼,自谓其地曰 鹤门 。” 唐 王勃 《乾元殿颂》:“ 龙川 结祸, 鹤塞 称符。” 蒋清翊 注:“ 鹤塞 在 江州 。”
《漢語大詞典》:烟水亭(煙水亭)
古迹。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甘棠湖 上。 宋 周敦颐 子司封郎官 寿 建。取薄烟笼水之意以为名。亭久废, 清 康熙 五十九年重建。见《嘉庆一统志·九江府·古迹》
《漢語大詞典》:浔阳楼(潯陽樓)
古楼名。故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 唐 韦应物 《登郡楼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诗:“始罢 永阳 守,復卧 潯阳楼 。”《水浒传》第三九回:“我在 鄆城县 时,只听得説 江州 好座 潯阳楼 ,原来却在这里。”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多时不曾上 潯阳楼 ,今日何不去一看?”
《国语辞典》:黄檗山(黄檗山)  拼音:huáng bò shān
山名:(1)在江西省馀干县东南八十里。也称为「小卢山」。(2)在江西省宜丰县西北一百里。也称为「鹫峰山」。(3)在福建省福清县西南三十里。因山上多黄檗木,故称为「黄檗山」。
《漢語大詞典》:玉山果
即榧实。以产于 江西 玉山 而得名。 宋 苏轼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诗:“彼美 玉山 果,粲为金盘实。”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榧实
分類:江西玉山
《漢語大詞典》:青云谱(青雲譜)
即 太乙观 。在 江西省 南昌市 南郊。建于 唐 贞观 十五年(公元641年),名 天宁观 。 清 初名画家 朱耷 (别号 八大山人 )痛心 明 亡,隐居于此,扩基修建,始改今名。1959年在此建立 八大山人 纪念馆。为 南昌市 游览地之一。
《漢語大詞典》:湓浦口
湓水 流至 长江 入口处。在 江西省 九江市 西。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序:“ 元和 十年,予左迁 九江郡 司马。明年秋,送客 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