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流汗  拼音:liú hàn
1.出汗。晋。左思吴都赋〉:「流汗霢霂,而中逵泥泞。」唐。杜甫〉诗:「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2.比喻辛劳。如:「这项浩大的工程是许多人流血流汗才完成的。」
《國語辭典》:胡臭  拼音:hú chòu
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所发出的类似狐骚的气味。也称为「狐臭」。
《國語辭典》:狐臭  拼音:hú chòu
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会发出类似狐骚的气味,故称为「狐臭」。与种族及遗传有关,多自青春期始。严重时,可以手术去除狐臭源头的汗腺。也称为「胡臭」、「狐臊」、「狐骚」、「狐骚臭」、「腋臭」、「愠羝」。
《國語辭典》:狐臭  拼音:hú chòu
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会发出类似狐骚的气味,故称为「狐臭」。与种族及遗传有关,多自青春期始。严重时,可以手术去除狐臭源头的汗腺。也称为「胡臭」、「狐臊」、「狐骚」、「狐骚臭」、「腋臭」、「愠羝」。
《国语辞典》:鼻纹(鼻纹)  拼音:bí wén
牛、羊、狗等动物鼻子皮肤下的汗腺形成的沟纹。每只动物的鼻纹都不尽相同,故可供作辨识之用。
《国语辞典》:发汗剂(发汗剂)  拼音:fā hàn jì
泛指能令汗腺的分泌增加的药品。如麻黄汤。
《国语辞典》:狐骚(狐骚)  拼音:hú sāo
狐臭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会发出类似狐骚的气味,故称为「狐骚」。与种族及遗传有关,多自青春期始。严重时,可以手术去除狐骚源头的汗腺。也称为「狐臭」。
《漢語大詞典》:汗毛孔
汗腺在皮肤表面的开口,汗从这里排泄。也叫毛孔。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战士们全都抬起头,伸长耳朵,浑身的汗毛孔,都张开了。” 凌力 《星星草》第二十章二:“特使听得浑身舒服,每个汗毛孔里都发出软绵绵的气息,浑身的骨头都酥了。”
《國語辭典》:汗腺  拼音:hàn xiàn
位于皮内分泌汗液的管状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