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蔡瑁 朝代:东汉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末南郡襄阳人,字德圭。少为曹操所知。与蒯越共知名于时。刘表据荆州,瑁为其谋主,官镇南大将军军师。表晚年,瑁助表少子刘琮而谮其长子刘琦。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下荆州,瑁与琮等降。后任司马长水校尉,封汉阳亭侯。
唐悟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北海平寿人。唐永孙。美风仪,博涉经史,诗文可观。宣帝时颇被任用,位内史下大夫,封汉阳公。杨坚总揽朝政时,废于家,卒。
高洽 朝代:南北朝

人物简介

简介
高洽(542年-554年),表字敬延,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欢第十五子,封汉阳王。
李瑰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0 【介绍】: 唐宗室。初授左光禄大夫,封汉阳郡公,又进爵为汉阳郡王。代兄李恭为荆州都督,政务清静,深为士庶所怀。拜宜州刺史加散骑常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5—706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字孟将。登进士第,始调清源丞。武周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擢监察御史。后出为合、蜀二州刺史。长安中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神龙元年武则天病,与桓彦范等乘机政变,诛张昌宗、张易之,复中宗帝位,擢天官尚书,迁中书令,封汉阳郡王。为武三思所诬,罢相,贬新州司马。卒谥文贞。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5—706 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少补太学生,博涉经史。登进士第,调清源丞。武则天永昌元年(689)中贤良方正科,擢拜监察御史。圣历初,累迁凤阁舍人,后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长安中,累官秋官侍郎,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以诛张易之、拥中宗即位功,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迁中书令。神龙二年(706),为武三思所排,贬新州司马,又流泷州,卒。谥文贞。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大唐新语》卷六。柬之所存之诗均为乐府体,辞彩斐然,颇沿齐梁旧习。《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张柬之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5首。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五
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少补太学生。第进士。累补青城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徵。时年七十馀矣。试策第一。擢拜监察御史。神功初累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长安中召还。狄仁杰荐为司刑少卿。迁秋官侍郎。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中宗即位。以诛张易之昌宗功擢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封汉阳郡公。迁中书令。监修国史。进封汉阳郡王。加特进。令罢知政事。授襄州刺史。寻为武三思所搆。贬新州司马。愤恚卒。年八十二。景云元年赠中书令。谥曰文贞。建中初又赠司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石甫,一作硕甫。正德举人。王守仁弟子。历知安义、汉阳二县,一说知汉阳府,有惠政。罢归后自号碧里山樵,又称汉阳归叟。有《碧里杂存》、《澉浦续志》。
槜李诗系·卷十一
谷,字硕甫,号两湖,自称碧里山樵,沄之子。正德丙子举人,授安义令,改汉阳宦。归耕于海上,安贫乐志。每当过午未炊,散步澉湖,采白蘋以嗅,吟咏自若。相知者,或赒之。一介不取。侍父游阳明先生门,识大进。其诗新警可诵,有豢龙子四存前后集。尝自赞其像云:“泊橹山下,有一叟焉。穿粗布衣,卧白木榻。出蟋蟀吟,做蝴蝶梦。坐颜子禅,守老氏黑。把五柳杯,采东坡杞菊。使自已卖文钱,饱儿孙种田饭。不知此何人哉。”或曰,即帝舜所封豢龙氏,一百三十世裔孙谷者也。

人物简介

维基
沈翘楚,以字行,号汉阳,浙江慈溪人,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天启年间,调任泉州府知府。七年(1627年)二月升任广西按察司副使、驿传道。官至四川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8 【介绍】: 明清之际陕西延安人,字葵宇。原为明末农民军早期十三家之一,号混十万,转战于洛阳、汝州一带。崇祯十一年战败降左良玉,历官副总兵。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良玉死,遂自屯江楚间,旋隶何腾蛟部,驻岳州。永历时,以麻河抗清功,晋爵鄂国公,举军附孙可望。永历六年(顺治九年)随李定国出黔,复黎平、靖州、桂林等地,又与冯双礼下长沙、岳州。后密助定国败可望,永历帝封汉阳王,驻防贵阳。十二年,清军逼贵阳,遂弃城入云南,旋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6—1746 【介绍】: 清福建南靖人,字元仲,号复斋。康熙五十七年进士,官山东潍县。乾隆初以杨名时荐,授国子监助教,与官献瑶等有“四贤、五君子”之称。出任徐州知府,逢大水,亲率众堵筑。迁按察使副使,分巡淮徐海道,积劳而卒。通经史及算学。有《秋水堂集》、《河防算法书》。
维基
庄亨阳(1686年—1746年),乳名天钟,字元仲,号复斋。福建南靖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出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登汪应铨榜进士二甲第八名,授山东莱州潍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年),以尚书杨名时之荐,担任国子监助教,后官吏部检封司主事、汉阳府同知、湖北内监试。乾隆七年(1742年),改任徐州府知府,升迁江南按察使。黄河、淮河屡发洪灾,庄亨阳率领官员勘察山川湖泽之地形,走遍洪涝村落,倾听父老的意见,在治河颇有成效。乾隆九年(1744年),官至淮徐海道。乾隆十一年(1746年)正月十六日,因积劳成疾,卒于任所,“卒之朝,尚强起视事”,年六十一岁。有《庄氏算学》八卷。《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