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汉征东

相关人物
刘协(东汉献帝)
 
马腾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马超传》
「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典略》曰:「腾字寿成,马援后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馀,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灵帝末,凉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民王国等及氐、羌反叛。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欲讨之,腾在募中。州郡异之,署为军从事,典领部众。讨贼有功,拜军司马,后以功迁偏将军,又迁征西将军,常屯汧、陇之间。初平中,拜征东将军。」

例句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武元衡 秋日经潼关感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234 【介绍】: 即刘协。东汉皇帝。灵帝子。董卓废少帝而立之,迁都长安,汉政权已名存实亡。及王允诛卓,帝被李傕所劫。建安元年,曹操迎帝,都于许,自是政归曹氏。延康元年,操卒,子曹丕代汉称帝,废献帝为山阳公,东汉亡。在位三十一年。
全后汉文·卷八
帝讳协,字伯和,灵帝中子。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为渤海王七月,徙封陈留王。九月即位。改元五:永汉、初平、兴平、建安、延康。在位三十一年。禅于魏,封山阳公。青龙二年薨,年五十四,谥曰孝献皇帝。

人物简介

维基百科
刘广,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匈奴人。刘防的父亲,刘曜的曾祖父。318年,刘曜称帝,追尊他为献皇帝。
《国语辞典》:汉献帝(汉献帝)  拼音:hàn xiàn dì
帝号。(西元181~234)姓刘名协。是东汉最后的一位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89~220)。始终受制于董卓、曹操等。曹操子曹丕篡汉,汉亡,封刘协为「山阳公」,死后追谥为孝献皇帝。
《漢語大詞典》:赧献(赧獻)
指 周赧王 和 汉献帝 。因皆即位衰世,受制于人,卒致亡国,故并称。晋书·简文帝纪:“帝虽神识恬畅,而无济世大略,故 谢安 称为 惠帝 之流,清谈差胜耳。沙门 支道林 尝言‘ 会稽 有远体而无远神’。 谢灵运 迹其行事,亦以为 赧 献 之辈云。” 明 王世贞 《中官考一》:“而九重惕息,甘同 赧 献 。”
《國語辭典》:赤壁  拼音:chì bì
山名。有四,皆在今湖北省境内:(1)位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军队于此。(2)位黄冈县城外的赤鼻矶。为苏轼赤壁赋所咏之地。(3)位武昌县东南。也称为「赤矶」。(4)位汉阳县沌口的临嶂山,与乌林峰相对。
《漢語大詞典》:赤鼻矶(赤鼻磯)
古地名。在今 湖北省 黄州市 城西北 江 滨,因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也称 赤壁 。 宋 薛季宣 《晚渡东坡》诗:“ 赤鼻磯 头横曙烟, 吴王城 下浪连天。”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二·黄州府》:“ 赤鼻山 在府城西北 汉川门 外,屹立 江 滨,土石皆带赤色。下有 赤鼻磯 ,今亦名 赤壁山 , 苏軾 以为 周瑜 败 曹公 处,非也。”亦作“ 赤壁磯 ”。 元 宋方壶 《梧叶儿·怀古》曲:“ 黄州 地, 赤壁磯 ,衰草接天涯。 周公瑾 、 曹孟德 ,果何为?都打入渔樵话里。”
《國語辭典》:建安  拼音:jiàn ān
1.地名。位于福建省,今与瓯宁县合为建瓯县。
2.东汉献帝的年号。(西元196~219)
《国语辞典》:苦寒行  拼音:kǔ hán xíng
诗名。乐府清调乐曲,是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征袁绍外甥高干时所作。全篇叙述行军经太行山时,跋涉冰雪溪谷的艰苦,故称为「苦寒行」。
《漢語大詞典》:蹋顿(蹋頓)
1.本为 辽西 乌桓 首领名。 汉献帝 时, 丘力居 死,从子 蹋顿 有武略,代立为王。后为 曹操 击败于 柳城 ,斩之。见《后汉书·乌桓传》。后亦借指异族首领。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谢借马表》:“感 燕 骨而长鸣,君恩罔报;向朔云而驤首,蹋顿方擒。”
2.犹跌倒。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将战饮数斗,常乘赤马,无故蹋顿,乃乘小马。”
《漢語大詞典》:御李子
李子的一种。相传 汉献帝 迁 许昌 ,食此李,故称。类说卷十一引 唐 丁用晦 《芝田录·御李子》:“ 魏武 迁 汉献帝 於 许昌 ,有李色黄,大如合桃,帝食之,至今号御李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李﹝集解﹞引 寇宗奭 曰:“李树大者高丈许。一种御李子,大如樱桃,红黄花,先诸李熟。”参见“ 御桃 ”。
《漢語大詞典》:御桃
果名。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七:“今之小金桃名曰御桃。 汉献帝 自 洛 迁 许 , 许州 小李色黄,大如樱桃,帝爱而植之,亦曰御桃。”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时菓则御桃、李子、林檎之类。”参见“ 御李子 ”。
分類:果名
《国语辞典》:刘备失箸(刘备失箸)  拼音:liú bèi shī zhù
三国蜀刘备初为曹操部下,汉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劝刘备诛杀曹操。曹操在刘备未有行动前,从容的告诉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正在进食的刘备,震惊得掉了食具。典出《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
《国语辞典》:建安文学(建安文学)  拼音:jiàn ān wén xué
东汉献帝建安时,在中国文学史上曾大放异彩,故称此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其作家除曹操父子三人及建安七子外,尚有杨修、吴质、丁仪、繁钦、路粹等人。也称为「邺下文学」。
《国语辞典》:邺下文学(邺下文学)  拼音:yè xià wén xué
东汉献帝建安时期的文学。建安时期,曹操位高权重,且爱好文学,极力网罗文士于邺下,因而人才荟萃,文风鼎盛。故称为「邺下文学」。也称为「建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