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8,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求赢馀
啼莺求友(又作:求友莺相唤)
听鹊求音
唐求
向古人求
翳桑顾求
隐居求志
应图求马
缘木求鱼
郑贾求死鼠
词典
可求
求贤
无求
相求
欲求
典故
求赢馀

相关人物
马少游
 
马援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

例句

岂必求赢馀,所要石与甔。 韩愈 秋怀诗十一首之七

典故
啼莺求友
 
求友莺相唤
 
莺声呼友


《毛诗正义》卷九之三〈小雅·鹿鸣之什·伐木〉~327~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于粲洒埽,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糇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汉·毛亨传:「君子虽迁于高位,不可以忘其朋友。」汉·郑玄笺:「嘤其鸣矣,迁处高木者,求其友声,求其尚在深谷者。其相得则复鸣嘤嘤然。」
典故
喜鹊报
 
乌鹊喜
 
听鹊求音
 
蜘蛛喜鹊
  
鹊误


《西京杂记》卷三~08~
樊将军哙问陆贾曰:「自古人君皆云受命于天。云有瑞应。岂有是乎?」贾应之曰:「有之。夫目?得酒食。灯火华得钱财。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小。既有徵。大亦宜然。故目?则咒之。火华则拜之。乾鹊噪则喂之。蜘蛛集则放之。况天下大宝。人君重位。非天命何以得之哉。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无天命。无宝信。不可以力取也。」

例句

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 杜甫 得弟消息二首

典故
唐求
 
诗瓢付流水

相关人物
唐求


《唐诗纪事》卷五十〈唐球〉
球居蜀之味江山,方外之士也。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中。后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才二三。
典故
向古人求

相关人物
刘备
 
陈登


《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附《陈登传》
「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例句

垂老遇君未恨晚,似君须向古人求。 杜甫 相逢歌(一作从行)赠严二别驾(一作严别驾相逢歌)

典故
翳桑顾求

相关人物
赵盾
 
灵辄


《春秋左传·宣公二年》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例句

野悲扬目称嗟食,林极翳桑顾所求。 李绅 却到浙西


《论语注疏·季氏》~49~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典故
应图求马

相关人物
曹植


《艺文类聚》卷九十三
魏陈王曹植《献文帝马表》曰:臣于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疋,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谨以奉献。

例句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典故
为鱼缘木
 

《孟子注疏》卷一下〈梁惠王章句上〉~23~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例句

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罗隐 答宗人衮

负心为垆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 贯休 行路难

典故
郑贾求死鼠


《战国策》卷五〈秦策三·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20~
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璞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今平原君自以贤,显名于天下,然降其主父沙丘而臣之。天下之王尚犹尊之,是天下之王不如郑贾之智也,眩于名,不知其实也。」
《韵府拾遗 尤韵》:可求
北史苏绰传若识此理则贤可求士可择得贤而任之得士而使之则天下之理何向而不可成也杜甫诗浊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國語辭典》:求贤(求賢)  拼音:qiú xián
访求贤能的人。《文选。陆机。辩亡论下》:「其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宋史。卷四四六。忠义传一。李若水传》:「正宜置驿求贤,解榻待士,采其寸长远见,以兴治功。」
《韵府拾遗 尤韵》:无求(无求)
方岳诗曩昔行藏已熟筹最为上策是无求
《國語辭典》:相求  拼音:xiāng qiú
请求。《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三国演义》第八回:「我恐你言未准,特来相求,并请一见。」
分類:寻求
《漢語大詞典》:欲求
欲望;要求。 巴金 《雷》五:“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本能,一种欲求,我们就有权利来使它满足。”
《國語辭典》:鹊噪(鵲噪)  拼音:què zào
鹊鸣。相传为喜兆。《宋史。卷四六二。方技传下。孙守荣传》:「一日,庭鹊噪,令占之,曰:『来日晡时,当有宝物至。』」
《漢語大詞典》:隐居求志(隱居求志)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语出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邢昺 疏:“‘隐居以求其志’者,谓隐遯幽居以求遂其志也。”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窃慕隐居求志之风,尤耻譁众取名之事。” 宋 刘克庄 《哨遍》词:“有人兮,盘旋於此。送子归。是他隐居求志。是要明主媒当世。”
《國語辭典》:缘木求鱼(緣木求魚)  拼音:yuán mù qiú yú
爬到树上去找鱼。语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也作「求鱼缘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