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高潮  拼音:gāo cháo
1.潮汐当中,水位到达最高时,称为「高潮」。
2.比喻事情最紧张热烈之处。如:「这场球赛,真是高潮不断。」
3.小说或戏剧中,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之处。如:「报上的连载小说,总在高潮处收笔,真是吊人胃口。」
《國語辭典》:水位  拼音:shuǐ wèi
江、河、湖泊、海洋、水库等水面的高度。
《漢語大詞典》:流泊
(1).在水面漂流。南史·陈纪上·武帝:“秋七月,有樟木大十八围,长四丈五尺,流泊 陶家后渚 。”
(2).漂泊,流离。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光泉策士二:“ 龙川 陈亮 ,奏书 阜陵 ,几至大用,阨于卿相,流泊有年。”
《漢語大詞典》:阳波(陽波)
指波纹。波纹在水面、故称。汉书·礼乐志:“扬金光,横泰河,莽若云,增阳波。徧臚驩,腾天歌。”
分類:波纹水面
《漢語大詞典》:水尺
(1).律尺名。调校五音律吕的仪器。隋书·艺术传·万宝常:“ 宝常 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隋书·律历志上:“ 开皇 十年, 万宝常 所造律吕水尺……其黄鐘律当铁尺南吕倍声。南吕,黄鐘羽也,故谓之水尺律。”按,汉书·律历志上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配土、金、木、火、水五行;水尺的命名本此。
(2).设在一定处所并在一定时间系统地测定水面高程的装置。
《漢語大詞典》:跳鳞(跳鱗)
指跳出水面的鱼。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
《漢語大詞典》:流梗
飘浮在水面上的桃梗。比喻飘泊不定的人生。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参见“ 浮梗 ”。
《國語辭典》:浮梗  拼音:fú gěng
飘浮在水面上的茎梗。比喻飘流不定。唐。徐夤 诗:「酒尽歌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水浒传》第一一回:「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国语辞典》:暗滩(暗滩)  拼音:àn tān
暗藏于水面之下的石滩或沙滩。
《国语辞典》:揭水  拼音:jiē shuǐ
拨开水面。唐。李朝威《柳毅传》:「武夫揭水指路,引毅以进。」
《漢語大詞典》:水晕(水暈)
(1).指水面泛出的昏重的色泽。 宋 梅尧臣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诗:“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柤。”
(2).指水面上细微的圆圏形的水纹。 宋 蔡襄 《四月池上》诗:“风下平池水晕开,池边露坐水风来。” 许杰 《吉顺》:“这正如一粒微细的石砾,落在浩渺的潭水中,仅仅漾成一个小小的水晕。”
《國語辭典》:礁石  拼音:jiāo shí
突出海面或离海面很近的岩石。
《漢語大詞典》:沫血
谓水面上的泡沫像血一样。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残夷文身,海波沫血。” 李贤 注:“沫血,水沫如血。”
分類:水面泡沫
《国语辞典》:木伐  拼音:mù fā
以木材扎成船板形,飘浮水面,用来运货、载人。也作「木排」、「木筏」。
《國語辭典》:暗桩(暗樁)  拼音:àn zhuāng
1.插在水面下的木柱,可以阻止舟船的前进。宋。陈造〈呈赵帅〉诗:「叶舟瓠壶浪如屋,暗桩触船船版折。」
2.布置在敌方阵营里的眼线。如:「这次选举,他早已布下暗桩,所以大获全胜。」
《漢語大詞典》:浮漾
(1).在水面或空间飘浮荡漾。 唐 沈亚之 《湘中怨解》:“声未终,有画艫浮漾而来。”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六:“斑驳的光,浮漾着几个 苏 体字。”
(2).呈现。 郭沫若 《行路难》第六章:“一种苍凉的菜色在小小的脸儿上浮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