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砂汞
丹砂和水银。道教用以炼丹的原料。云笈七籤卷七三:“神室者,丹之枢纽,众石父母,砂汞别名。”
《漢語大詞典》:烧汞(燒汞)
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 唐 陆龟蒙 《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夜然烧汞火,朝炼洗金盐。” 明 高启 《赠丘老师》诗:“平生不学烧汞方,唾视黄金等何物。”
《漢語大詞典》:朱汞(硃汞)
水银的原料。《参同契》卷上“復起驰走” 蔡一彪 集解引 宋 俞琰 曰:“烧竭硃汞,竟无所得。”
《漢語大詞典》:银膏(銀膏)
(1).一种中药。由白锡、银箔和水银合成。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银膏
(2).白色脂肪。 元 郝经 《赠渔者》诗:“斫开细雪银膏莹,旋折黄芦爇晚烟。”
《国语辞典》:瓶胆(瓶胆)  拼音:píng dǎn
保温瓶中间装水的部分。本为玻璃镀水银的制品,今则有铝制或塑胶合成品等。
《漢語大詞典》:养汞(養汞)
指用水银炼丹。云笈七籤卷六九:“宝鼎养汞而生砂……号为元真降霞之砂。”
《漢語大詞典》:姹姹
(1).美丽貌。 宋 梅尧臣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诗:“谿山小女儿,姹姹两髮丫。”
(2).道家炼丹,称水银为奼奼。 前蜀 贯休 《怀武夷红石子》之一:“窗外猩猩语,炉中奼奼娇。” 前蜀 贯休 《寄李道士》:“倘修阴奼奼,一望寄余焉。”
《漢語大詞典》:水银浸(水銀浸)
殉葬的金玉等器物,被大殓时涂于尸体上的水银所浸染而形成的斑点。 鲁迅 《彷徨·离婚》:“ 七大人 正拿着一条烂石似的东西,说着,又在自己的鼻子旁擦了两擦,接着道,‘可惜是“新坑”。倒也可以买得,至迟是 汉 。你看,这一点是“水银浸”。’”
《漢語大詞典》:水澒
汞,水银。 汉 刘向 列仙传·赤斧:“ 赤斧 者, 巴戎 人也,为 碧鸡祠 主簿,能作水澒鍊丹与消石。”
分類:水银
《漢語大詞典》:青澒
丹砂所化的水银。呈青色,故称。《淮南子·墬形训》:“青曾八百岁生青澒,青澒八百岁生青金。”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信名山及石室,验青澒与丹砂。” 胡之骥 注:“澒,音汞,义同,即水银。丹砂所化为水银。”
《國語辭典》:荧光灯(熒光燈)  拼音:yíng guāng dēng
大陆地区即萤光灯。
《國語辭典》:太阳灯(太陽燈)  拼音:tài yáng dēng
一种产生紫外线的装置。其构造是在真空的石英管中放入水银蒸气与两个电极,通电时两极在水银蒸气中放电,产生大量紫外线。一般应用于医疗保健上。
《國語辭典》:体温计(體溫計)  拼音:tǐ wēn jì
用来测量体温的仪器,有水银式或电子式的不同设计。水银式体温计通常为一密闭细玻璃管,内含水银,外刻有华氏、摄氏温度表。可分为口温计、肛温计两种。用来测量口腔温度、腋下或肛门内的直肠温度。可视水银降升的刻划度数而测量出体温。也有利用红外线量测技术量测耳内鼓膜的耳内温度计(耳温枪)以及量测前额的前额温度计。
《国语辞典》:药骰(药骰)  拼音:yào tóu
灌有铅或水银的骰子。使掷骰时便于操纵点数。《石点头。卷一○。王孺人离合团鱼梦》:「丁奇却是久掷药骰的。周玄初出小伙子,那堪几掷,身边所有,尽都折倒。」
《漢語大詞典》:玄澒
水银的一种。澒,通“ 汞 ”。《淮南子·墬形训》:“玄天六百岁生玄砥,玄砥六百岁生玄澒,玄澒六百岁生玄金。”
分類: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