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泓渟
(1).水深貌。 唐 柳宗元 《永州万石亭记》:“刳闢朽壤,翦焚榛薉,决澮沟,导伏流,散为疎林,洄为清池。寥廓泓渟,若造物者始判清浊,効奇於兹地,非人力也。”
(2).比喻思想深邃。 明 方孝孺 《贮清轩记》:“存乎方寸之间,使得乎天者,泓渟洞澈,可以酬酢万物而不为物所淆。”
《漢語大詞典》:渟泓
(1).积水深貌。 明 申时行 《瑞莲赋》:“渟泓玄泽,醖酿醇和。”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序:“而 陈湖 诸水,渟泓演迤,居人狎而安焉。”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水利》:“水之利在渟泓,此旱年之所资灌溉而为田利也。”
(2).喻含义深邃。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才人伎俩,腾踔六合之内,纵其所如,无不可者;然含蓄渟泓之意,亦少衰矣。”
《漢語大詞典》:泓然
(1).深邃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是 庾子躬 外孙。丞相目 子躬 云:‘入理泓然,我已上人。’”
(2).水深满貌。 唐 柳宗元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其崖谷之委会,则泓然为池。”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四:“泓然窥古甃,一勺试甘冷。” 清 戴名世 《〈章太占稿〉序》:“莫平於水,而一川泓然,渊涵渟蓄。”
(3).水清澈貌。 金 赵之杰 《题济源龙潭寺》诗:“树围修竹竹围庵,庵下泓然碧一潭。”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葛云蒸:“掘地得一巨石,数人舁起之,而泉泓然出其下。”
《漢語大詞典》:澄澹
(1).水深广貌。文选·郭璞〈江赋〉:“澄澹汪洸,瀇滉囦泫。” 李善 注:“皆水深广之貌。”
(2).明净貌。 唐 皎然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诗:“澄澹秋水影,用为字人心。” 宋 苏舜钦 《和菱磎石歌》:“凉泉下照嘉树阴,翠影澄澹留烟云。” 清 陈维嵩 《庆春宫·秋晓》词:“初阳澄澹堪惊,纔漾庭柯,旋映帘旌。”
(3).清静淡泊。 唐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 王右丞 、 韦苏州 澄澹精緻,格在其中,岂妨於遒举哉。” 宋 苏舜钦 《送韩三子华还家》诗:“襟怀两澄澹,炯炯抱明玉。” 清 刘大櫆 《记杨节妇陆氏事》:“ 陆氏 性澄澹,喜佛法,平居不事容饰。”
《國語辭典》:泓泓  拼音:hóng hóng
水深的样子。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瀰瀰平湖,泓泓澄渊。」
《漢語大詞典》:泓涵
水深广貌。比喻学问渊博。 唐 韩愈 《蓝田县丞厅壁记》:“ 博陵 崔斯立 ,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國語辭典》:河滩(河灘)  拼音:hé tān
河边的沙泥地。《儒林外史》第七回:「见两扇门开著,临了水次,那对过河滩塌了几尺,这边长出些来。」《红楼梦》第四九回:「原来这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
《漢語大詞典》:木鹅(木鵝)
(1).木制的鹅。浮水工具。隋书·诚节传·尧君素:“时围甚急,行李断絶, 君素 乃为木鹅,置表於颈,具论事势,浮之 黄河 ,沿流而下。 河阳 守者得之,达於 东都 。” 唐 丁用晦 《芝田录》:“ 煬帝 在 江都 , 代王 留守 长安 ,群盗蜂起。有献计者刻木鹅,繫詔於头,致之 渭 汭,冀 关东 救兵至。日放百千,顺流而下,竟无救至。” 清 徐昂发 《扬州》诗:“木鹅沉处锦颿斜, 隋氏 离宫接暮霞。”
(2).木制的鹅。测水深浅的工具。 唐 颜师古 《隋遗录》上:“ 大业 十二年, 煬帝 ……命云屯将军 麻叔谋 濬 黄河 入 汴堤 ,使胜巨舰。 叔谋 衔命甚酷,以铁脚木鹅试彼浅深,鹅止,谓濬河之夫不忠,队伍死水下。” 唐 无名氏 《炀帝开河记》:“铁脚木鹅长一丈二尺,上流放下,如木鹅住,即是浅处。”
(3).木制的鹅。攻城的战具。旧唐书·李光弼传:“贼恃众直逼其城,以车二乘载木鹅、蒙衝、鬭楼、橦车随其后,督兵填城下堑,三面各八道过其兵,又当堑开栅,各置一门。”新唐书·荔非元礼传:“ 挚 恃众,直逼城,以车千乘载木鹅橦车,麾兵填堑,八道并进。”
(4).洲名。 安徽 桐城县 有 木鹅洲 。相传 五代 周世宗 与 南唐 割江为界,以木鹅浮江中,随其所至,以定南北;鹅沿洲东下,故以木鹅为名。
《漢語大詞典》:渟渊(渟淵)
聚水深潭。新唐书·杨朝晟传:“有青蛇降险下走,视其跡,水从而流, 朝晟 使筑防环之,遂为渟渊,士饮仰足,图其事以闻。”
分類:水深深潭
《漢語大詞典》:浺瀜
水深广貌。文选·木华〈海赋〉:“浺瀜沆瀁,渺瀰湠漫。” 李善 注:“浺瀜沆瀁,深广之貌。” 宋 王禹偁 《合崖湫》诗:“合崖何嵌空,湫水何浺瀜。” 宋 范成大 《东山渡湖》诗:“渡船帆饱如张弓,倏忽世界寒浺瀜。”
《國語辭典》:澒溶  拼音:hòng róng
1.水深广的样子。晋。左思 吴都赋:「澒溶沆瀁,莫测其深,莫究其广。」南朝梁。江淹〈江上之山赋〉:「渊潾澒溶兮,楚水而吴江。」
2.浑融、混沌。汉。王充《论衡。论死》:「鸡卵之未字也,澒溶于鷇中。」
《國語辭典》:瀇瀁  拼音:wǎng yàng
水势浩大的样子。《淮南子。览冥》:「潦水不泄,瀇瀁极望。」《文选。枚乘。七发》:「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瀇瀁兮,慌旷旷兮。」
《漢語大詞典》:渊湛(淵湛)
水深貌。《魏书·张彝传》:“臣闻元天高朗,尚假列星以助明; 洞庭 渊湛,犹藉众流以增大。”
《漢語大詞典》:瀇滉
水深广貌。 晋 郭璞 《江赋》:“澄澹汪洸,瀇滉囦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驪龙之珠,潜於瀇滉之中或可识;贵人之颜,无因而前不可识。” 清 黄景仁 《泗州喜洪大从姑孰来》诗:“ 眙山 枕 洪泽 , 淮瀆 势瀇滉。”
《漢語大詞典》:奫奫
水深貌。 唐 元结 《补乐歌·九渊》:“圣德至深兮,奫奫如渊。”按,《迭雅》卷一:“奫奫,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