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水花儿(水花儿)  拼音:shuǐ huā ér
1.水被激动而扬起的水泡。
2.羊皮制成的裘,毛作波浪形,称为「水花儿」。
3.水痘的别名。参见「水痘」条。
《國語辭典》:化为泡影(化為泡影)  拼音:huà wéi pào yǐng
变成很快就消失的泡沫和幻影。比喻希望破灭。如:「一场豪雨将农民整年的辛劳化为泡影。」
《漢語大詞典》:沤珠槿艳(漚珠槿艷)
比喻短暂的幻景。沤珠,水泡。槿,木槿花,鲜艳而易凋谢。 唐 高彦休 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 任生 曰:‘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珠槿艷,不必多怀。’”按,太平广记卷三五一引作“沤沫槿艷”。
《漢語大詞典》:沤泊(漚泊)
水泡,浮沫。喻琐屑的事务。
《國語辭典》:葡萄胎  拼音:pú táo tāi
是一种异常的妊娠,其特徵为胎盘绒毛间质水肿,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薄壁水泡似葡萄。
《國語辭典》:泡饭(泡飯)  拼音:pào fàn
将饭加水重煮或用开水、汤浸泡成较稀的米饭。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其士人在贡院中,自有巡廊军卒赍砚水、点心、泡饭、茶肉之属货卖。」也称为「𣶐饭」。
《漢語大詞典》:泡头钉(泡頭釘)
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如水泡,故称。也叫泡钉。 茅盾 《水藻行》:“水车用的茅篷像一些泡头钉,这里那里钉在那些‘带子’的近边。”
分類:如水水泡
《國語辭典》:梦幻泡影(夢幻泡影)  拼音:mèng huàn pào yǐng
比喻空虚不真实。《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國語辭典》:燎泡  拼音:liáo pào
因火伤或烫伤而在皮肤上形成的水泡。《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宝玉左边脸上烫了一溜燎泡出来,幸而眼溶騢没动。」也称为「潦泡」、「潦浆泡」、「燎浆」、「燎浆泡」。
《漢語大詞典》:料浆泡(料漿泡)
因烫伤而起的水泡。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釃这么滚汤般热酒来盪我,把我的嘴唇都盪起料浆泡来。”参见“ 燎浆 ”。
分類:烫伤水泡
《國語辭典》:燎浆(燎漿)  拼音:liáo jiāng
皮肤因烫伤或火伤而起的水泡。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见锦鳞鱼活泼剌波心跳,银脚蟹乱扒沙在岸上藏,但著一点儿就是一个燎浆。」《西游记》第二五回:「把那小道士们脸上烫了几个燎浆大泡!」也称为「燎泡」。
《國語辭典》:潦浆泡(潦漿泡)  拼音:liáo jiāng pào
因火伤或烫伤而在皮肤上形成的水泡。《水浒传》第八回:「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潦浆泡。」也作「燎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