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雚水
传说中的水名。吕氏春秋·本味:“ 雚水 之鱼,名曰鰩,其状若鲤而有翼。” 高诱 注:“ 雚水 在西极。” 陈奇猷 集释:“《御览》九百三十九引作‘灌’,《西山经》作‘观’,均与‘雚’为通假。”
分類:水名
《漢語大詞典》:濏濏
古代水名。在今 河南省 荥阳县 境。
《漢語大詞典》:神潢
传说中的水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囚 耕父 於 清泠 ,溺 女魃 於 神潢 。” 李善 注:“ 神潢 ,亦水名,未知所在。”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 丹魃 逐於 神潢 , 玄厉 拘於 广朔 。”
分類:水名
《漢語大詞典》:玄耀(玄燿)
光彩闪耀。玄,通“ 炫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采色玄耀,炳炳煇煌。” 颜师古 注:“玄读曰炫。”
玄燿:1.天光。《淮南子·原道训》:“无非无是,化育玄燿,生而如死。” 高诱 注:“玄,天也;燿,明也。”
(2).传说中的水名。一曰山名。《淮南子·墬形训》:“ 玄燿 在 不周 。” 高诱 注:“ 玄燿 ,水名,一曰山名。”
《漢語大詞典》:诸绳(諸繩)
传说中的水名。山海经·东山经:“又南四百里,曰 高氏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诸绳之水 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分類:水名
《漢語大詞典》:滮池水
古代水名。因附会诗·小雅·白华“滮池”得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鄗水 又北流,西北注与 滮池水 合……毛诗云‘滮,流浪(貌)也’,而世传以为水名矣。”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滮池水 ,亦谓 圣女泉 ,又曰 高都水 。”
《漢語大詞典》:皇水
传说中的水名。山海经·西山经:“ 皇人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 皇水 出焉,西流注于 赤水 ,其中多丹粟。”
分類:水名
《漢語大詞典》:奥水
古水名。在今 河南省 泌阳 、 遂平 县境。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百里,曰 奥山 …… 奥水 出焉,东流注于 视水 。” 杨守敬 水经注疏·瀙水:“ 奥水 所出,在今 遂平县 西。”
《漢語大詞典》:尹公潮
浙江 苕溪 黄昏时潮水名。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地·河海:“ 苕溪 在 餘杭 ,夹岸多苕花,因得名。相传云,古有 尹公 者,善推候,有异术。乡人 王氏 有女美质, 尹公 求之,不得,叱水成潮,以溺其居。至今,日暮则风生,水长数寸,号为 尹公 潮。”
《漢語大詞典》:诸资(諸資)
传说中的水名。山海经·西山经:“西南三百八十里,曰 皋涂之山 , 蔷水 出焉,西流注于 诸资之水 。”
分類:水名
《漢語大詞典》:希水
古水名。在今 湖北 武汉市 以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蕲水:“水首受 希水 枝津,西南流,歷 蘄山 ,出 蛮 中,故以此 蛮 为 五水蛮 。”南史·夷貊传下:“ 西阳 有 巴水 、 蘄水 、 希水 、 赤亭水 、 西归水 ,谓之 五水蛮 。”
《漢語大詞典》:宿胥
古水名。在 河南 浚县 西。战国策·燕策二:“决 宿胥 之口, 魏 无 虚 、 顿丘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 淇水 右合 宿胥 故瀆,瀆受 河 於 顿丘县 遮害亭 东黎山 西北会 淇水处 ,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 魏武 开 白沟 ,因 宿胥 故瀆而加其功也。”
《漢語大詞典》:条菅(條菅)
古水名。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七十里,曰 咸山 …… 条菅 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长泽 。”
《漢語大詞典》:涀水
古水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十里曰 雅山 , 澧水 出焉,东流注于 涀水 。” 毕沅 注:“旧本作‘视’,水经注引此又作‘涀’,今从之……又云‘ 醴水 东与 叶 西陂水会’,‘其水逕流 昆 醴 之间,缠络四县之中,疑即 吕忱 所谓 涀水 也’,‘ 醴水 东逕 郾县 故城南,左入 汝 ’。案此则 酈道元 以此 视水 为 叶县 西陂水,在今 河南 舞阳 、 叶 二县界,俗名 浓河 。”
《漢語大詞典》:瀤泽(瀤澤)
古代传说中水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 狱法之山 , 瀤泽之水 出焉,而东北流注于 泰泽 。”
分類:中水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