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4,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海术
沈纶
沈稼
沉滓
澄阳
鸣蛇
猛子
西洼
蟂獭
水粉
坛陆
洲淤
檗米
呼吸根
阴蚪
《漢語大詞典》:海术(海術)
动物名。常栖于水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 南海 有水族,前左脚长,前右脚短。口在胁傍背上,常以左脚捉物,置於右脚,右脚中有齿嚼之,方内於口。大三尺餘,其声术术,南人呼为海术。”术,一本作“ 术 ”。
《漢語大詞典》:沈纶(沈綸)
沉入水中的钓丝。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飞高缴以下轻鸿,引沉纶以拔潜鳞。”
分類:水中钓丝
《漢語大詞典》:沈稼
亦作“沉稼”。 淹没于水中的庄稼。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沉稼湮 梁 潁 ,流民泝 荆 徐 。”
《漢語大詞典》:沉滓
沉淀物;沉在水中的渣滓。也喻消失的落后腐朽的事物和反动思潮或势力。例如:《沉滓的泛起》——鲁迅
《漢語大詞典》:澄阳(澄陽)
清澈池水中反射的阳光。 唐 陆龟蒙 《江南曲》之五:“鱼戏莲叶北,澄阳动微涟。”
《漢語大詞典》:鸣蛇(鳴蛇)
传说中的水中动物名。山海经·中山经:“ 鲜山 ,多金玉,无草木。 鲜水 出焉,而北流注于 伊水 。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汉 张衡 《南都赋》:“其水虫则有蠳龟、鸣虵、潜龙、伏螭。”
分類:水中动物
《國語辭典》:猛子  拼音:měng zi
以头没入水中的泅水法。《西游记》第三八回:「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
分類:水中泅水
《漢語大詞典》:西洼
水名。即 渥洼 。相传神马出此水中。 元 周伯琦 《天马行》:“川珍岳贡皆贞符,神驹跃出 西洼 水。”参见“ 渥洼 ”。
《漢語大詞典》:渥洼(渥窪)
即 渥洼 。 樊增祥 《〈东溪草堂词选〉自序》:“此五君者,譬诸 渥漥 美駟, 荆 野明摇,词学一日不湮,斯人亦一日不没。”参见“ 渥洼 ”。
(1).水名。在今 甘肃省 安西县 境,传说产神马之处。史记·乐书:“又尝得神马 渥洼水 中,復次以为《太一之歌》。” 裴駰 集解引 李斐 曰:“ 南阳 新野 有 暴利长 ,当 武帝 时遭刑,屯田 燉煌 界。人数於此水旁见羣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 利长 ﹞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 唐 卢纶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诗:“ 渥洼 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 清 刘大櫆 《与李侍郎书》:“盖 伯乐 过 渥洼 之渚,而马群为空。”
(2).指代神马。 唐 韩琮 《公子行》:“别殿承恩泽,飞龙赐渥洼。” 宋 苏轼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诗:“舞凤尚从 天目 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漢語大詞典》:蟂獭(蟂獺)
传说中为害鱼类的水中动物。汉书·贾谊传:“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蟂獭,水虫害鱼者也。”
《國語辭典》:水粉  拼音:shuǐ fěn
1.一种用绿豆、白薯等制成的细条状食品。也称为「粉条」。
2.一种化妆用的粉状物,用以修饰肤色。如:「水粉饼」、「胭脂水粉」。
《漢語大詞典》:坛陆(壇陸)
水中陆地。庄子·至乐:“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 成玄英 疏:“坛陆,湖渚也。” 郭庆藩 集释:“坛,本作‘澶’,音但,水沙澶也。”一说坛应读作坦,坛陆,谓广阔的大地,犹坦陆。见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庄子》
分類:水中陆地
《漢語大詞典》:洲淤
水中小块陆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淤之浦。”
分類:水中陆地
《国语辞典》:檗米(檗米)  拼音:bò mǐ
系稻谷浸泡水中,待发芽后,沥乾水分并曝晒而成的中药。用于健脾开胃、消化不良。也称为「谷芽」。
《国语辞典》:呼吸根  拼音:hū xī gēn
水中或湿地植物,由侧根向水面或地面分生而出之支根,暴露于空气中,具有呼吸作用及协助气体交换的功能。如水笔仔、落羽松、海茄冬等。
《漢語大詞典》:阴蚪(陰蚪)
水中的幼蛙。 清 姚鼐 《九日渡湘水》诗:“凉风送阳鴈,空景弔阴蚪。”
分類: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