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风狮爷(风狮爷) 拼音:fēng shī yé
石狮像,为台湾及闽南民间的守护神,一般竖立在沟隙、路口或墙上,用来压煞止邪及镇风沙,保佑居家平安。
《国语辞典》:丢纸扇(丢纸扇) 拼音:diū zhǐ shàn
闽台民间婚俗之一。在迎亲礼车启程时,新娘子须立即从车内丢出一把纸扇,因「扇」与「散」同音,表示结婚的女子做为告别父母的纪念。一说是希望新娘子在离开的刹那,借丢扇将旧有不好习气,全部抛弃殆尽,面对新生活。也称为「放扇」。
《国语辞典》:仓神(仓神) 拼音:cāng shén
中国民间行神之一。保佑粮仓安全完好的神祇。大多为粮仓官兵和粮商米贩所供奉。民间大多以韩信、萧何为仓神。
《漢語大詞典》:醉涂司命(醉塗司命)
民间年终祭灶神的一种习俗。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十二月﹞二十四日, 秋鸿 来,亦留住宿,观祀灶。 秋鸿 乃留诗曰:‘醉涂司命欲朝天,爆竹声中惜逝川。’”参见“ 醉司命 ”。
《漢語大詞典》:醉司命
民间年终祭灶神的一种习俗。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帖灶马於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宋
吴泳 《别岁诗》:“灶涂醉司命,门贴画 钟馗 。”后因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醉司命”。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醉司命之夕,风雪遄归。”
《漢語大詞典》:走西口
(1).旧时关内百姓为生活所迫,出 山西 长城 诸口以谋生。《陕西民歌选·走西口》:“正月里娶过奴,二月里走西口。提起你那走西口,两眼儿泪汪流。”
(2). 陕北 民间小曲名。原流行于 山西 绥远 ,后流传到 陕北 各地。 宋之的 《□□□纪念堂》:“在妇女们守灵的夜晚,吹《叹五更》,吹《走西口》,用他那笛子,去勾引他所熟识的或不熟识的女人。”
《国语辞典》:炉房(炉房) 拼音:lú fang
旧时中国北方称兼营民间存、放款、借贷、汇兑的冶铸银两店铺。
《国语辞典》:炉公(炉公) 拼音:lú gōng
中国民间行神之一。凡与炉火铸炼有关的金饰业、打铁业、铸造业所祭祀的祖师爷。相传三皇时代的胡靖为炉公先师。
《国语辞典》:柳腔 拼音:liǔ qiāng
一种民间小唱的腔调。由本肘鼓演变而成。其乐调细腻柔和,悲调凄凉哀怨,花调欢快活泼。唱腔的板类有慢板、快板、原板、二六、南锣、娃娃等。其特点为慢板和快板后,均有器乐过门垛子,以唢呐吹奏。
《国语辞典》:犁轿(犁轿) 拼音:lí jiào
台湾民间庙会活动中神轿行礼方式之一。神明乘轿出巡时,途中见庙,轿夫抬著神轿在庙口几步之外便一路向庙口急冲,在庙前突然停步,再急速后退数步,重复此一动作三、九次、十二次或更多,以示礼数之隆重。
《国语辞典》:勒尤 拼音:lè yóu
乐器名,吹管乐器。原称「勒悠」,流行于贵州布依族、苗族地区的民间双簧竖吹乐器。其音色明亮柔和,演奏方式和唢呐相近,直管无碗(喇叭口)。有木制与竹制两种,管上端装有哨子,管身开五至六个按音孔。
《国语辞典》:捻乱(捻乱) 拼音:niǎn luàn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西元1852~1868)发生于北方的民间动乱事件。原为安徽、河南一带的乡民点燃油纸捻玩龙戏来驱疫避灾,久而聚结成为盗匪,势力扩大至北方数省。首领为张洛行、张宗禹、赖文光,与太平军互相联络照应,行踪飘忽难以捉摸。同治六年(西元1866)分为东、西二股。西捻为左宗棠、李鸿章所平定,东捻则灭于曾国藩。
《国语辞典》:垛句 拼音:duò jù
民间音乐中一种扩充曲调的手法。即规律的重复或变化重复曲调的片段,节奏紧凑,字密腔短,在一连串的短句中保持相同或相间使用的结音和大体上统一的节奏。用于加强气氛,表现紧张、活泼、欢快、热烈、激愤等情绪。
《国语辞典》:垛字 拼音:duò zì
民间音乐常用的一种扩充变化手法。即在民歌、曲艺、戏曲唱段的基本句式中,插入若干个并列短语或词组。具有字多腔少、节奏紧凑的特点。如河南梆子中的《大登殿剧》「原来是:平郎丈夫,头戴王帽,身穿蟒袍,腰横玉带,足登朝靴,端端正正,正正端端,驾坐在金鸾」。
《国语辞典》:灯篙(灯篙) 拼音:dēng gāo
一种中元节的习俗。民间以寺庙为中心的公众普渡,在寺庙前方广场,竖立一座高达数丈的竹竿,顶端系有一盏灯笼,称为「灯篙」。相传灯笼点亮后,散布各处的孤魂野鬼,即知明日此处有食物可享用,遂纷纷到此大快朵颐一番。
《国语辞典》:会脚(会脚) 拼音:huì jiǎo
参与民间储蓄互助会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