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先秦诸子(先秦诸子)  拼音:xiān qín zhū zǐ
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学术重心由王官转往民间,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统称为「先秦诸子」。
《国语辞典》:铁板快书(铁板快书)  拼音:tiě bǎn kuài shū
一种民间曲艺。流行于山东,表演时不用锣鼓,无需道具,演唱者以二片月牙形铁板发声伴奏,唱词铿锵有力,一气呵成。内容大都述说武松的故事。如:「今年的新年晚会,铁板快书,深受观众喜爱。」
《国语辞典》:庭外和解  拼音:tíng wài hé jiě
民间对于法庭外和解的说法。系指法律程序中当事人在诉讼前或诉讼时,私下为互相让步以避免或终结诉讼之合意。也称为「诉讼外和解」。
《国语辞典》:天狗吃月  拼音:tiān gǒu chī yuè
古代民间对月蚀的看法。以为月所以蚀缺,是因为天狗将它吃了。参见「天狗食月」条。
《国语辞典》:天狗食月  拼音:tiān gǒu shí yuè
古代民间对月蚀的看法。传说月蚀是天上的天狗神张口吞月的结果。但天狗神有口无喉,含含吐吐,始终不能把月亮吞下去。月神不堪其扰,便指示民间,每逢月蚀之夜,燃爆竹,敲铁锅、铁盆,制造巨大声响以驱离天狗。也作「天狗吞月」、「天狗吃月」。
《国语辞典》:天狗吞月  拼音:tiān gǒu tūn yuè
古代民间对月蚀的看法。以为月所以蚀缺,是因为天狗将它吃了。参见「天狗食月」条。
《国语辞典》:战备跑道(战备跑道)  拼音:zhàn bèi pǎo dào
平时供民间使用,战时则作为军用飞机起降的道路。如:「高速公路上有许多路段是战备跑道,因此中间的隔障是临时栅栏。」
《国语辞典》:中药偏方(中药偏方)  拼音:zhōng yào piān fāng
流传于民间,不见于医药著作记载的中药药方。
《国语辞典》:钟馗嫁妹(钟馗嫁妹)  拼音:zhōng kuí jià mèi
戏曲剧目。隋唐故事戏。民间传说叙述唐钟馗落第自戕后,感杜平埋骨之义,亲率小鬼将妹送往杜家,为其完婚之事。
《国语辞典》:猪脚面线(猪脚面线)  拼音:zhū jiǎo miàn xiàn
猪蹄膀与面线和煮成的面。民间习俗以吃猪脚面线可以长寿及去霉运。
《国语辞典》:郑卫桑间(郑卫桑间)  拼音:zhèng wèi sāng jiān
语本《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指春秋战国时代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儒家斥为淫声,靡靡之乐。《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国语辞典》:郑卫之曲(郑卫之曲)  拼音:zhèng wèi zhī qǔ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汉。荀悦《前汉纪。卷一九。宣帝纪三》:「臣闻秦王好淫声,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也作「郑卫之声」、「郑卫之音」。
《国语辞典》:郑卫之声(郑卫之声)  拼音:zhèng wèi zhī shēng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赞曰》:「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子云所谓『先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音」。
《国语辞典》:北管戏(北管戏)  拼音:běi guǎn xì
流行在台湾民间的大陆北方官话语系戏剧。以皮黄戏、梆子戏为主。也称为「乱弹」、「乱弹戏」、「子弟戏」。
《国语辞典》:白贼七(白贼七)  拼音:bái zéi qī
流行于闽南地区民间传说的人物。因善于说谎,后人遂用以比喻经常说谎欺骗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