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挥翰临池(挥翰临池)  拼音:huī hàn lín chí
翰,鸟毛,借指毛笔。临池,学写书法,指写字。挥翰临池指提笔写字。《孽海花》第五回:「挥翰临池,自然让龚和甫独步。」
《国语辞典》:尖齐圆健(尖齐圆健)  拼音:jiān qí yuán jiàn
选择毛笔的四项原则。尖指笔锋要尖锐;齐指笔锋拨开捺扁,笔毛要齐,没有参差长短;圆指整个笔头要圆浑饱满,没有凹凸;健则指笔毛要有弹性。
《国语辞典》:剑眉星眼(剑眉星眼)  拼音:jiàn méi xīng yǎn
眉毛笔直且末端翘起,眼睛明亮而有神。《红楼梦》第一回:「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宽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
《国语辞典》:兔毫竹管  拼音:tù háo zhú guǎn
一种毛笔。秦人以兔毛、竹管制笔。晋。崔豹《古今注。卷下。问答释义》:「蒙恬所造即秦笔耳。古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国语辞典》:掭笔(掭笔)  拼音:tiàn bǐ
用毛笔在砚台及墨盒等工具上匀蘸墨汁。如:「掭笔作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一。槐西杂志一》:「杯盏略小而口侈,以便掭笔;钵稍大而口敛,以便多注浓沈也。」
《国语辞典》:砖契(砖契)  拼音:zhuān qì
以毛笔书写契约文字在正方形片状红砖上作为建造宗祠的契约。其内容注明订立契约的时间和见證人的姓名,埋在宗祠祖龛土座正中央的地砖下,可作为鉴定建筑年代的凭据。
《国语辞典》:刚毫笔(刚毫笔)  拼音:gāng háo bǐ
由狼毫、兔毫等较为刚挺的毫毛所制成的毛笔。
《国语辞典》:软毫(软毫)  拼音:ruǎn háo
一种以羊毫、鸡毫或幼儿的胎毛制成的毛笔。笔性柔软,含墨量足,运笔时出墨速度较慢,但笔锋不易表现。也称为「柔毫」。
《国语辞典》:长锋笔(长锋笔)  拼音:cháng fēng bǐ
长毫的毛笔。唐朝中晚期以后,才被普遍应用。清代以后,更为盛行。唐朝柳公权即偏好使用长锋笔。
《国语辞典》:朱砂符  拼音:zhū shā fú
用毛笔沾朱砂所画成的神符。旧日的迷信思想,以为吃下朱砂符,便有神鬼庇佑,刀枪不入。
《国语辞典》:毛笔字(毛笔字)  拼音:máo bǐ zì
用毛笔书写的字。如:「这一排斗大的毛笔字写得可真好。」
《国语辞典》:狼毛笔(狼毛笔)  拼音:láng máo bǐ
以黄鼠狼细毛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毛笔。毛较羊毫粗且劲硬,属于硬毫。也称为「狼毫」。
《漢語大詞典》:对客挥毫(對客揮毫)
喻文思敏捷。毫,毛笔。 宋 黄庭坚 《病起荆江即事》诗之八:“闭门觅句 陈无己 ,对客挥毫 秦少游 。” 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对客挥毫不构思,自矜倚马男儿。”
《漢語大詞典》:蹲锋(蹲鋒)
毛笔书写的一种笔势。凡作趯笔时,用力一顿,随将笔锋上挑,称为蹲锋。 明 张绅 法书通释·八法:“侧者,点也。而谓之侧者,侧下笔使笔锋右顾,审其势而侧之,故名。若止言点,则不明顾右,无蹲锋向背之势矣。” 明 张绅 法书通释·八法:“趯者,挑也。而谓之趯者,其法借势於努,蹲锋得势而出,期於倒收。”
《國語辭典》:飞文染翰(飛文染翰)  拼音:fēi wén rǎn hàn
挥笔疾书。南朝梁。萧统 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旧五代史。卷六七。唐书。卢程传》:「承业叱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