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束手就毙(束手就斃)
同“ 束手待毙 ”。 宋 洪迈 容斋随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録》,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上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漢語大詞典》:束手受毙(束手受斃)
同“ 束手待毙 ”。 宋 秦观 《进策·盗贼上》:“与其婴錮金木,束手而受毙,孰若遯逸山海,脱身而求生。”
《漢語大詞典》:束手自毙(束手自斃)
谓捆住双手,自取灭亡。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但使兵连不解,餽运不休,古犹忌之,矧今日兵无可连,餽无可运,徒束手自毙何益。”
《國語辭典》:犬兔俱毙(犬兔俱斃)  拼音:quǎn tù jù bì
战国时,淳于髡以疾犬追逐狡兔,两者累极俱毙,而农夫无费吹灰之力即得的事例,以劝谏齐王勿攻打魏国。典出《战国策。齐策三》。后比喻两败俱伤,或同归于尽。《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德钧父子握彊兵,求大镇,苟能败契丹而破太原,虽代予亦可。若玩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毙。」
《漢語大詞典》:溘毙(溘斃)
死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日渐高,始有樵人望见之;寻綆来,縋而下,取置崖上,奄将溘毙。”
分類:
《漢語大詞典》:乱毙(亂獘)
犹丧乱。 三国 魏 刘廙 《论治道表》:“乱獘之后,百姓凋尽,士之存者,盖亦无几。”
分類:丧乱
《國語辭典》:敛手待毙(斂手待斃)  拼音:liàn shǒu dài bì
把手绑起来等待死亡。比喻危难时不想办法解决,坐等败亡。《二十载繁华梦》第三四回:「天下哪有敛手待毙的?」也作「束手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