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毕竟夔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毕竟夔,字叔元,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军籍。江西乡试第五名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会试第二百十二名,登第二甲第三十九名进士。
毕竟容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毕竟容(1505年—?),字仁叔,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军籍。江西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八十名,登第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官嘉兴府知府、山西按察司副使、广东布政司参政。
毕竟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龟毛兔角毕竟无者,不同于毕竟空,毕竟空者理性之谈,故不遮毕竟有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毕竟无者,即龟毛等。」
【佛学常见辞汇】
指理性与事相都毕竟空无的事物,如龟毛兔角,就是毕竟空无的事物。毕竟无与毕竟空不同,毕竟空的空是指性空,其外相宛然存在。
毕竟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究法界理性之智也。涅槃经四十曰:「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
毕竟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所證,他人无有类似之證也。同于无上觉。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觉悟。与无上觉同义。
毕竟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损伏断而言。无漏道之力,断灭烦恼之种子使不再生也。经量部所说。
毕竟空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安乐行)
【三藏法数】
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理而行,名为行处;复观一切法空,即近于理,名为近处。以行处近处,终归于空也。
毕竟无常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宇宙之万有,其体空无,而毕竟无常住之法也。吾人认万象之体形而以为常也住也,不过为假想妄想耳。
毕竟成佛道路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绝对不二之一乘法。成佛之道虽多而结局唯归入于一道路者也。谓其终局成佛之一道。
诸法毕竟空
【佛学常见辞汇】
有为无为诸法毕竟空无的意思。有为法乃因缘所生,只有假相幻用,空无自性,故毕竟空,无为法连假相幻用都无,是智观上假说名义,所以也是毕竟空。
二种毕竟
【三藏法数】
(出大涅槃经)
〔一、庄严毕竟〕,毕竟犹决定之义。谓一切众生皆有一乘正性,应须修于六度庄严,设若不修,不得正性;是则六度决定能为庄严之具。故疏云:以六度为庄严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究竟毕竟〕,究竟犹至极之义,即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之性也。苟得此一乘之性,则能决定至于至极之地;故疏云:一乘为究竟也。
庄严毕竟
【三藏法数】
毕竟犹决定之义。谓一切众生皆有一乘正性,应须修于六度庄严,设若不修,不得正性;是则六度决定能为庄严之具。故疏云:以六度为庄严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究竟毕竟
【三藏法数】
究竟犹至极之义,即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之性也。苟得此一乘之性,则能决定至于至极之地;故疏云:一乘为究竟也。
毕竟无常
【三藏法数】
毕竟,犹决定也。谓决定了知一切诸法皆假因缘和合而生,虚幻不实,终归坏灭,是名毕竟无常。
毕竟名无
【三藏法数】
谓梵志妄计涅槃之法,毕竟无有,名之为无,譬如龟毛兔角,实不可得。盖外道不知涅槃之德,其性常住,不可毁坏。故佛答言:亦非毕竟无,如龟毛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