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说末世佛法破灭之相者。
迦比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外道名。(参见:迦毗罗)。【又】(地名)古代中印度之地名。梵语亦作迦毗罗。又曰迦比罗伐窣堵。即释迦父王所主国也。释迦在世之年。其国即已灭亡。地在今尼泊尔西南境。拉普的Rapti河以东。晋法显旅行时。已云城址荒芜。民家仅数十。唐玄奘西游。尚见伽蓝窣堵波及阿育王所建大石柱。今遗迹已不可见。惟大石柱陷入土中。于西元一八九七年。始行掘出。其地在今哥拉克普尔Corakhpur。以北。为释迦降生之处。
迦比罗跋臭
【佛学大辞典】
(地名)树林名。(参见:迦毗罗婆)附录。
迦比罗婆修斗
【佛学大辞典】
(地名)城名。(参见:迦毗罗婆苏都)
迦比罗皤窣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城名。(参见:迦毗罗婆苏都)
迦罗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十诵律曰:「鹿子长者儿名曰迦罗,聪智利根,众人所问,常为断疑。他事忽务,若人有女姊妹,有来求者,往问迦罗应与不应。若人为自求妇,若为儿求,亦往问可取不可取。迦罗后时出家为僧,犹如本法。」
施房舍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名二十亿之沙门,于鞞婆尸佛世造一房舍施比丘僧,布一羊皮,使僧蹈其上,以其因缘于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最后身生于大长者家,足下生毛,长二寸如青琉璃,而右旋,初生时父与二十亿两之金,后厌五欲出家得道。见智度论二十九。又云二十亿耳。
差摩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因病说法得心解脱。见经律异相十七。
草系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佛在世时,有比丘,为贼以生草系之。比丘恐坏其生草,而不解缚,自待饿死。一切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在室罗伐城,时诸苾刍在跋蹉国,游行人间为贼所执。贼相告曰:仁等今可净诸苾刍。是时贼中有一先是苾刍相近住人。告诸伴曰:何劳杀此,应以连根茅草可急缚之,令其饥渴自饿而死。时彼群贼即以茅草缚诸苾刍弃之而去。时跋蹉国王名乌陀延,为猎所出,遇到其所,告从臣曰:此是鹿熊耶?走骑观察,乃见苾刍。问言:仁是何类?苾刍答曰:是出家者。于何类中?是释迦子。何为住此?答:我被贼缚。以何物缚?曰生草。王曰:何不拔起?报曰:世尊为我制其学处,若复苾刍坏生草木得波逸提迦。王即下乘,自手解放,各施三衣。」贤愚经四,庄严论三亦引之。梵网经下曰:「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系比丘。」涅槃经二十六曰:「宁舍身命不毁禁戒如草系比丘。」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坐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海云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华严经法界品所说善财童子所参善知识五十三人中之第二。住于海门国常观海。探玄记十八曰:「海云者,此比丘,常在海岸观缘起大海及彼海上人法庄严遍布如云,从所观为名。」
海幢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华严经五十三善知识之第六。
呗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呗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为呗比丘。曾于过去世在佛塔供养金铃,感此妙声。故又称为铃声比丘。贤愚经无恼指鬘品曰:「时波斯匿王将征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丑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呗,军众倾耳,象马不肯行,王乃还祇洹,下象至佛所,敬礼问讯云云。」谈呗比丘之因缘。毗奈耶杂事四曰:「憍闪毗城有一长者,诞一男儿,名为善和,形貌羸瘦,其声和雅。」
胁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与胁尊者同。
师比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灭后棺殓葬送经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