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跳跃比赛(跳跃比赛)  拼音:tiào yuè bǐ sài
对跳高、跳远、跳马、撑竿跳等比赛项目的总称。如:「他代表学校参加多项跳跃比赛。」
《国语辞典》:投手犯规(投手犯规)  拼音:tóu shǒu fàn guī
棒球运动用语。棒球比赛中,垒上有跑垒员时,投手的不合法动作。
《国语辞典》:完全比赛(完全比赛)  拼音:wán quán bǐ sài
棒球投手在比赛过程中独撑全场,使对方球员无安打、无人上垒、无得分,完全遏阻对方的攻击,称为「完全比赛」。
《国语辞典》:完全打击(完全打击)  拼音:wán quán dǎ jí
棒球运动用语。棒球比赛时,一位球员在同一场比赛中分别击出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及全垒打。如:「要有完全打击的表现,除球员须具备很强的打击力外,还需点运气。」
《国语辞典》:种子球员(种子球员)  拼音:zhǒng zǐ qiú yuán
在采分组的运动比赛中,为使赛程安排更合理,及增加比赛的兴趣,通常会把实力较好的参赛者平均分布在各组。以避免实力较佳的参赛者不会立即相遇。此种方式在球类比赛中常用,称此类球员、球队为「种子球员」、「种子球队」。
《国语辞典》:指定打击(指定打击)  拼音:zhǐ dìng dǎ jí
成棒比赛中,专门负责代替投手打击,而不需上场守备的人。
《国语辞典》:职业选手(职业选手)  拼音:zhí yè xuǎn shǒu
具有运动专长,并以参加各种比赛为职业的运动选手。
《国语辞典》:硬式网球(硬式网球)  拼音:yìng shì wǎng qiú
1.一种球类运动。由十四世纪法国的宫廷游戏「掌球戏」发展而来。十九世纪规则逐渐确立,并很快的在欧美盛行。
2.硬式网球比赛所使用的球。为正圆形用较硬橡皮制成的球,外包黄色或白色均匀毛质,没有缝线。直径约六点三五至六点六七公分,重量约五十六点七至五十八点四七公克。
《国语辞典》:标准杆(标准杆)  拼音:biāo zhǔn gǎn
高尔夫球比赛时,每洞规定的标准杆数视球场的球道长短和地形变化而定。一般而言,超过五百码的球道订为五杆,三百码的订为三杆。球场的十八洞球道总长约七千三百码,因此,十八洞的标准杆通常为七十二杆。
《国语辞典》:棒球卡  拼音:bàng qiú kǎ
一种以职棒球员照片及其比赛纪录所制成的卡片。常为职棒球迷收集、交换的重要收藏品。如:「国内自从推动职棒后,棒球卡的收藏也渐渐流行起来。」
《国语辞典》:棒球赛(棒球赛)  拼音:bàng qiú sài
棒球运动竞赛。每队参与比赛的球员有九人,两队轮流攻守。以成棒为例,正式比赛有九局,以得分多者为胜。如:「他是个棒球迷,几乎每一场棒球赛他都会到场观战。」
《国语辞典》:吃火锅(吃火锅)  拼音:chī huǒ guō
1.用火锅煮东西吃。
2.篮球比赛时,球员投篮时,球被对方球员从上空拍截下来,称为「吃火锅」。
《国语辞典》:触身球(触身球)  拼音:chù shēn qiú
棒、垒球比赛中,投手投出的球打中击球员身上的任何部位,称为「触身球」。
《国语辞典》:外卡  拼音:wài kǎ
国际网球比赛中,主办单位将少许名额授予声望较高,足以提高比赛号召力的球员。持有外卡的球员,不受排名高低的影响,不需经过会外赛,便可直接参加会内赛。
《国语辞典》:收拍  拼音:shōu pāi
大陆地区指某些以使用球拍的球类比赛活动结束。如:「乒乓球赛在广州收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