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郁钵罗华比丘尼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即华色比丘尼也。(参见:华色条及莲华女)
三义──比丘三义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梵语比丘,华言除馑。谓众生薄福,在因无法自资,得报多所馑乏。出家之人,戒行是良福田,能除因果之馑乏,故名除馑。或言不翻者,名舍三义故也。
〔一、破恶〕,谓比丘修戒定慧之道,能破见、思之恶,故名破恶。
〔二、怖魔〕,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杀人智慧之命也。比丘既能修道,魔即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亦能转化于他,空我眷属,魔即惊怖,故名怖魔。
〔三、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比丘常当乞食,清净自活。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故名乞士。
五法──比丘入众五法
【三藏法数】
(旧名入众五心,出四分僧羯磨)
〔一、修慈悯物〕,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悯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悯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谦下自卑〕,谓比丘入大众中,常用谦和,永绝憍慢,应自卑下,如拭尘巾,是为谦下自卑。
〔三、善知坐处〕,谓比丘入大众中,动止有时,若见上座,不应安坐,若见下座,不应起立,是为善知坐处。(上座者,谓戒腊在前,道德闻达之比丘也。)
〔四、说于法语〕,谓比丘入于大众中,不宜杂说论世俗事,若自说法,若请人说法,是为说于法语。
〔五、见过默然〕,谓比丘入大众中,若见僧中有不如理之事,若便言说,恐致别异,故当安忍,默而不言,是为见过默然。
多闻比丘
【三藏法数】
乐诵经典,旁搜广记,谓之多闻。比丘多闻,固为可称,然学虽有馀,其心不诚,而行不逮,亦不足贵;此天神之所以不赞护也。
寡浅比丘
【三藏法数】
学道日浅,经教少通,谓之寡浅。比丘寡浅,固未足称,然学虽未至,其心则专,而行无杂,亦为可贵;此天神之所以赞护也。
当来比丘,从白衣说法
【三藏法数】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末法之时,白衣诈称师范,无识比丘,反从彼而受学也。
白衣居上座,比丘处下
【三藏法数】
谓末法之时,白衣诈言,我解大乘,坐当居上,比丘行微,坐宜处下也。
比丘说法,不行听受
【三藏法数】
谓末法之时,比丘说法,不行承受。而听白衣所说之法,受而不舍也。
当来比丘,畜养妻子
【三藏法数】
谓末法之时,比丘不持戒律,畜养妻子,与俗无异也。
尼百岁礼初夏比丘足
【三藏法数】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比丘尼寿虽百岁,若见初受戒比丘才经一夏者,即当礼拜于足下也。
不得骂谤比丘
【三藏法数】
谓比丘尼当恭敬比丘,不得妄加骂詈谤毁也。
不得举比丘过
【三藏法数】
谓比丘有过,比丘尼不得举。比丘尼若有过,听比丘举,当自省察也。
比丘欲现神通故地动
【三藏法数】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经云:有大神通比丘,欲现多种变化,或分一身为千百身,还复为一。飞行虚空,山石无碍,涌没自由,是时地亦大动。
比丘应
【三藏法数】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比丘尼应
【三藏法数】
梵语尼,华言女。谓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