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四比丘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恶比丘)
四恶比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藏经往古品曰:「过去大庄严如来灭度后百岁诸弟子分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三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跋难陀。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说之真实空义无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馀四比丘则以舍第一义无所得毕竟空之法,贪乐外道尼乾子之论,命终堕于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始生人中,值一切明王佛出家,十万亿岁,勤修精进,如救头燃然不得道果,何以故?佛说深法,是人不信,破坏违逆,为破法因缘,法当尔也。」又观佛三昧海经九谓昔有四比丘犯律不耻,怙恶不迁。忽闻空中声曰:谓汝所犯无救者,不然,空王如来虽复涅槃,形像尚在,汝宜入塔一观宝像眉间之白毫。比丘随之泣泪言曰:佛像尚尔,况佛真言。举身投地,如大山崩。今于四方皆成正觉,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相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微妙声佛,是四破戒比丘也。
四种比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四种沙门同。(参见:沙门)
四禅比丘
【佛学大辞典】
(传说)智度论十七谓佛弟子中有一比丘,得四禅,生增上慢,谓得四道。得初禅谓是须陀洹,第二禅时谓是斯陀含,第三禅时谓是阿那含,第四禅时谓是得阿罗汉。恃是不复求进,命欲尽时见四禅中阴相来,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为欺我。生此恶见,故失四禅中阴,便见阿鼻泥犁中阴相,命终便生阿鼻地狱。诸比丘问佛:某甲比丘,命终阿兰若,生于何处?佛言是人生阿鼻泥犁中。诸比丘皆大惊怪,此人坐禅持戒,何尔耶?佛言:此人增上慢,得四禅时,谓得四道。故临命终时,见四禅中阴相,便生邪见,谓无涅槃,我是阿罗汉,今还复生,佛虚诈我。是故即时见阿鼻泥犁中阴相,生阿鼻地狱中。
尼比丘
【佛学大辞典】
(杂名)俗曰尼僧。
犯重比丘不堕地狱
【佛学大辞典】
(杂语)宝积经百十六曰:「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是故舍利弗,若见犯重比丘不堕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应供非不应供,非尽漏非不尽漏,何以故?于诸法中住平等故。」是说实相观也。谓诸法之实相,以寂灭无相之故,无生死涅槃之假相也。
死苦比丘
【佛学大辞典】
(杂语)生死苦比丘之略,胁尊者也。南山戒疏四下曰:「生死苦比丘六十年。」(六十年在母胎也)。行宗记四下曰:「生死苦比丘者,即胁尊者,生时发已白。」
守寺比丘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释氏要览下曰:「善见律云:佛使一比丘食时守寺,即今一寺有直日看堂者是也。」
名字比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但有比丘之名而无比丘之实者,谓无戒之僧也。大集经九曰:「若无净持戒,漏戒比丘以为无上。若无漏戒,剃除须发身著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释氏要觉上曰:「善见律云:如有檀越,来请比丘,沙弥虽未具戒,亦入比丘数,是为名字比丘。」
名德比丘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释氏要觉上曰:「阿含经呼舍利弗以下为名德比丘。」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有百二十章,记当来法灭之事。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因上座比丘如法摄受年少比丘,佛赞叹之。
沙曷比丘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须耶国毒龙后,分卫饮酒,醉卧于道。佛赞其降龙之功德,且说实其非醉。
那先比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失译。记那先比丘之生缘及与国王弥兰陀之问答。巴Milinda-pan%ha。
劫宾那比丘
【佛学大辞典】
(人名)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劫宾那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为老比丘,与同共宿,即于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文句一上曰:「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玄赞一曰:「劫宾那者,此云房宿。佛与开房宿,化作老比丘为之说法,因而得道,故云房宿,或云房星。房星现时生,故云房星。」慧琳音义五十六曰:「劫庀拿,庀音匕,亦梵语阿罗汉名也。旧曰劫宾那,常修教诫,教授诸声闻众。」华严不思议境界经曰:「摩诃劫譬那。」同注曰:「旧名劫宾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