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毒死
下毒,用毒药杀害。例如:被控告毒死她丈夫。
《國語辭典》:药箭(藥箭)  拼音:yào jiàn
浸过毒药的箭镞。
分類:毒药
《国语辞典》:药死(药死)  拼音:yào sǐ
用毒药致人于死。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老残游记》第一九回:「贾大妮子在他姑妈家里,就同吴二浪子勾搭上了,不晓得用甚么药,把贾家全家药死。」也作「药杀」。
《国语辞典》:药法(药法)  拼音:yào fǎ
使用毒药或火药的方法。
分类:毒药火药
《漢語大詞典》:伏毒
服毒,吃毒药自杀。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负心》:“余谓 张三 赠金、伏毒二事都奇。”
《国语辞典》:下毒  拼音:xià dú
放入毒药。《三国演义》第二三回:「量汝是个医人,安敢下毒害我?必有人唆使你来。你说出那人,我便饶你。」
《國語辭典》:服毒  拼音:fú dú
服食毒物自杀。《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有什么别样案情?」
《國語辭典》:毒酒  拼音:dú jiǔ
放有毒药的酒。《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西南夷传》:「即聚兵起营台,招呼诸君长,多酿毒酒,欲先以劳军,因袭击尚。」
《漢語大詞典》:乳药(乳藥)
饮药,指服毒药。后汉书·王允传:“ 允 厉声曰:‘吾为人臣,获罪於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乳药求死乎!’投杯而起,出就槛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如欲復还,当与大兄分炊;不然,行乳药求死耳!”
分類:服毒毒药
《漢語大詞典》:引药(引藥)
谓服毒药自杀。魏书·李洪之传:“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
《國語辭典》:信石  拼音:xìn shí
即「砒霜」。因产于信州(江西上饶县)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阴命(陰命)
剧毒药物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神农经》曰:‘药物有大毒不可入口鼻耳目者,入即杀人,一曰鉤吻,二曰鴟,三曰阴命,四曰内童,五曰鴆。’”
《國語辭典》:剧药(劇藥)  拼音:jù yào
性质猛烈的药。如:「这是剧药,不可滥服。」
《漢語大詞典》:瘖药(瘖藥)
服用后使人失音变哑的毒药。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遂断 戚夫人 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王大臣:“乃密引囚於隐处,钩其舌翦之……次日会审詰问,含糊不復能语,遂弃之市。 中元 遗言中,谓饮以瘖药者,亦误也。”参见“ 喑药 ”。
《漢語大詞典》:喑药(喑藥)
使人致哑的药。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 吕后 乃断 戚夫人 手足,去眼熏耳,饮以喑药,使居鞠室中,名为人豕。”
《漢語大詞典》:锡蛇(錫蛇)
银蛇的别名。中医用为解毒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金蛇:“银蛇亦名锡蛇。”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金蛇:“按 刘恂 岭表録异云:金蛇一名地鱔,白者名锡蛇,出 黔州 。出 桂州 者次之。大如拇指,长尺许,鳞甲上分金银,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参见“ 银蛇 ”。
《漢語大詞典》:银蛇(銀蛇)
(1).蛇类之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金蛇﹝集解﹞引 苏颂 曰:“金蛇生 宾州 、 澄州 。大如中指,长尺许,常登木饮露,体作金色。白者名银蛇。”
(2).比喻蜿蜒的雪山。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郭小川 《昆仑行》三:“惊呆了,好动的风魔;吓傻了,爱舞的银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