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七母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称七姊妹。遮文荼,矫吠利,吠瑟拿,娇摩野,燕捺利,咾哪利,未罗弭之七天也。其曼荼罗,存于理趣经十七段曼荼罗中。大黑天及焰摩天之眷属也。
七佛父母姓字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增一阿含十不善品之别译也。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尊之仪轨也。
七俱胝佛母尊
【佛学大辞典】
(菩萨)准提观音之异名也,胎藏界曼荼罗第二佛母院七尊中之一,俱胝者七亿也。释迦如来在给孤独园,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亿佛所说之准提陀罗尼,故约过去佛之所说,谓之七俱胝。约陀罗尼之主,谓之准提,是为莲华部之母(诸佛有部母与部主),司生莲华部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尊。白黄色,十八臂,遍身有白色轻罗锦之文。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曰:「悯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故,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梵Saptakot!ibuddha-matr!。
三世觉母
【佛学大辞典】
(菩萨)文殊菩萨之异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觉母。盖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之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观经曰:「三世觉母吉祥。」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菩萨的别名,因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的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名。
佛母大孔雀明王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刍为众破薪,螫于黑蛇,苦痛甚,阿难向佛求救,佛为说大孔雀咒,诸译中,今此本流通。
大白伞盖佛母
【佛学大辞典】
(菩萨)此佛母尊有大威力,放光明,表覆盖一切众生,以大白伞为三昧耶形,故名大白伞盖佛母。佛母者,诸佛之母之义也。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曰:「于其空中华月轮上想白色唵字唵字放光,其光复回,字种变成白伞金柄;柄上严唵字,其字放光复回,字种变成白伞盖佛母。一面二臂具三目,金刚跏趺而坐,右手作无怖畏印,左手执白伞当胸,严饰种种璎珞,身色洁白,如雪山上日光明照,具喜悦相,显无自性,应观如镜中像然。」
大觉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觉母是文殊之异名,大者尊称也。(参见:觉母)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菩萨的别名。
五母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五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忧愁。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不空译。文殊师利问经字母品之别译。
父母
【佛学大辞典】
(杂语)梵语杂名曰:「父比多,母莽多。」Pitr!(N。sg。pita%),Ma%tr!(N。sg。ma%ta%)。梵网经下曰:「孝顺父母师僧三宝。」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心地观经三曰:「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一切男女我父母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心地观经二曰:「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无明父贪爱母
【佛学大辞典】
(杂语)贪爱长养诸业譬如母,无明发生诸惑譬如父。入楞伽经四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名为父。」
三昧父般若母
【佛学大辞典】
(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苦波罗蜜多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三昧能摄持乱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观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
父母恩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恩之一。
【三藏法数】
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盖父母长养之恩,广大无比。若有男女,背恩不顺,死即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男女,孝养父母,承顺无违,常为诸天护念,福乐无尽。纵能一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尚未能报一日之恩也。
【三藏法数】
谓禀父母遗体而得成人,其生成养育之恩,如天罔极;复令出家,进修道业,是为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