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父母恩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此经世有同名三本,文各不同。皆伪经也。开元录十八疑惑再详录曰:「经引丁兰董黯郭巨等,故知人造。」然圭峰灵芝于盂兰盆经之疏记引之,云栖于竹窗三笔,论其伪妄之失。
父母恩难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孝子经大同小异。
本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优波提舍Upades%a,此译论议。又名摩怚理迦Ma%tr!ka,此译本母。本母者取出生之义。以集诸经之义而论议之,出生别趣之义理故也。华严玄赞三曰:「优波提舍此云论议,亦名摩怚理迦,此云本母。」瑜伽伦记五上曰:「摩怚履迦云本母,集诸经义论义明之,出生诸经别所诠义,故名本母。」
母主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五部,胎藏界三部,各立部主与部母,部主如国王,部母如国母。部母一曰母主。对于部主为能生之母也。秘藏记末曰:「五部定母主如何?毗卢遮那佛部主源,故无母。阿閦金刚部主,金刚波罗蜜为母也。宝生宝部主,宝波罗蜜为母也。无量寿莲华部主,法波罗蜜为母也。不空成就羯磨部主,羯磨波罗蜜为母也。据四波罗蜜出生四佛之义所立之文也。三部定母主如何?佛部金轮佛顶为主虚空眼为母,又云佛眼也。莲华部马头观音为主,伴陀罗缚字尼是白衣观音也。此为母,金刚部金刚手为主。又云三世胜金刚,忙摩鸡为母。」
母那摩奴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母陀摩奴沙)
母陀摩奴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母娜摩拿史也Mr!ta-manus!ya,又作母那摩奴沙。母陀译为死,摩奴沙译为人,即死尸也。底哩三昧经曰:「黑月八日夜,于寒林中取母那摩奴沙,坐其上念诵满一万遍,彼摩奴沙即动身,必不得怕。彼即开口出大开敷莲华,即便把取,能令己身如十六童子,发如连环,升空游于梵天,得大明王主。」
母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Mudra,又作母捺罗,目陀罗,慕捺罗。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结印,手印。楞严经二曰:「汝今见我母陀罗手。」梵语杂名曰:「母捺罗,封又印也。」
母陀罗手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母陀罗手。亦云吉祥手。即结决定印也。
母陀摩奴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母娜摩拿史也Mr!ta-manus!ya,又作母那摩奴沙。母陀译为死,摩奴沙译为人,即死尸也。底哩三昧经曰:「黑月八日夜,于寒林中取母那摩奴沙,坐其上念诵满一万遍,彼摩奴沙即动身,必不得怕。彼即开口出大开敷莲华,即便把取,能令己身如十六童子,发如连环,升空游于梵天,得大明王主。」
母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摩怛理迦(Ma%tr!ka),译言本母,一曰母经。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众多苾刍,皆持经持律持母经。」(参见:摩怛理迦)
摩怛理迦
【佛学大辞典】
(杂语)Ma%tr!ka%,又作摩怛履迦,摩夷,摩得勒伽,摩德勒伽,摩侄梨迦,摩多罗迦。论藏之别名。译曰本母,行母。本为理,论藏为生理之母,故曰本母,又为生行法之母,故曰行母。玄应音义一曰:「摩夷,正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理为教本,故以名焉。」同十六曰:「摩得勒伽,或言摩侄梨迦,或言摩怛履迦,此译云母,以生智故也。」显扬论六行瑫音义曰:「摩怛履迦,此云行母。」慧琳音义十八曰:「摩怛理迦,唐云本母,亦云论也。」
【三藏法数】
梵语摩怛理迦,华言本母。谓反覆论议,则能出生一切义理故也。
老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老女人经异译。
老母女六英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老女人经之异译。
字母
【佛学大辞典】
(术语)悉檀之摩多与体文也,有四十二字,四十七字,五十字之别。显密诸经释之,是为生诸字之母,故云字母。智度论四十八曰:「四十二字母,并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若闻字则了其义。」(参见:悉昙)
字母表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一行阿阇梨撰。
字母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文殊问经字母品之略名。
印母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十二合掌也。是为一切契印之根本,故云印母。大疏十三曰:「今此中先说十二合掌名相,凡诸印法,此十二极要,宜明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