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口语(口語)  拼音:kǒu yǔ
1.专指谈话所用的语言。唐。刘知几《史通。卷六。言语》:「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
2.议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3.诽谤。汉。杨恽 报孙会宗书:「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口语。」
4.诉讼关系人受审时,与案情有关的陈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知县录了口语,喝退胡阿虎,便叫周四上前来问。」也称为「口供」、「口词」。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如:「湖南口音」。《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门上见他是外国人,自觉欢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国。」也称为「口气」、「口吻」。
2.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黄胖姑一听口音不对,连忙替贾大少爷分辩。」也称为「口气」。
3.语音学上指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国语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谤毁(謗毀)  拼音:bàng huǐ
以誇大不实的言论进行诋毁、中伤。《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唐主探问得二将交怨,却密地将蜡书招诱重进反叛,无非是谤毁反间的言语。」也作「毁谤」。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讪毁(訕毁)
毁谤。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既不信道,好为訕毁,谓真正为妖讹,以神仙为诞妄。”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醉吟先生》:“及看《韵对》第四有説:‘ 宋 萧惠开 曾为 益州 刺史,有所取求而不得,遂诬告其人訕毁朝政,先戮而后奏, 孝武 称快。’” 清 袁昶 《漫兴》诗:“飢贫与訕毁,排日讎肝肾。”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诼谣(諑謡)
毁谤。红楼梦第七八回:“諑謡謑詬,出自屏幃。”清史稿·选举志二:“适留 日 学生迭起风潮,諑謡繁兴,党争日甚。” 周泳 《感怀八章》诗之一:“缺来袞职谁缝补,话到蛾眉有諑謡。”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诽毁(誹毁)
毁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见有名僧高行,弃而不説;若覩凡猥流俗,便生诽毁。”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恶讪(惡訕)
犹毁谤。《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像 郁大姐 在俺家这几年,大大小小他恶訕了那个来?”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谇诼(誶諑)
数说;毁谤。 宋 晁补之 《寂默居士晁君墓表》:“然居士不志於其获,而乐於不矫拂,视不合如其躬之遂。其知者则以为气完而守全,其不知者方且以世礼睢盱一二誶諑之。呜呼,此其所以穷也!”
分類:数说毁谤
《漢語大詞典》:损短(損短)
(1).减短。管子·明法解:“是故尺寸之度,虽富贵众强,不为益长;虽贫贱卑辱,不为损短。”
(2).犹毁谤。新唐书·裴度传:“於是 牛僧孺 、 李宗閔 同辅政,媢 度 勋业久居上,欲有所逞,乃共訾其跡损短之。”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闲谤(閒謗)
毁谤。南齐书·谢朓传:“閒谤亲贤,轻议朝宰。”
分類:毁谤
《國語辭典》:游尘(游塵)  拼音:yóu chén
比喻极轻贱的事物。《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视若游尘,遇同土梗。」也作「游尘」。
《國語辭典》:谗言(讒言)  拼音:chán yán
毁谤他人的言语。《诗经。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三国演义》第六五回:「吾本领张鲁兵来救益州,谁想张鲁听信杨松谗言,反欲害我。」
《漢語大詞典》:销铄(銷鑠)
(1).熔化。 汉 枚乘 《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鑠而挺解也。” 南朝 梁 刘孝威 《塘上行苦辛篇》:“黄金坐销鑠,白玉遂淄磷。” 唐 李白 《长歌行》:“金石犹销鑠,风霜无久质。” 郭沫若 《满江红·一九六三年元旦书怀》词:“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鑠?”
(2).指灼热。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如 漳 犹近州,气冷又销鑠。”
(3).铄金销骨。形容毁谤之言害人之烈。语出 汉 邹阳 《于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鑠金,积毁销骨”。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鑠浸润之谗。”
(4).削弱;衰微。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彊梁之兇,销鑠缩栗,迎风而委伏。” 宋 叶适 《叶君墓志铭》:“然自古穷极富贵,执世所甚重之权,其当施之事,多繆乱而失其所以措之,至徒丧败销鑠而不足纪。”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北方如 陕西 、 甘肃 ,益以销鑠,而东三省与 新疆 尤无赖。”
(5).亏缺;消损。《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唐 孟郊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诗:“古雪无销鑠,新冰有堆积。”
(6).憔悴;枯槁。《楚辞·九辩》:“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鑠而瘀伤。” 王逸 注:“身体燋枯,被病久也。” 唐 李如璧 《明月》诗:“已悲芳岁徒沦落,復恐红颜坐销鑠。”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生 渐渐黄瘦,肌肤销鑠,饮食日减。”
(7).亦作“ 销烁 ”。消耗;消磨。吕氏春秋·明理“人民淫烁不固” 汉 高诱 注:“淫邪销烁不一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销鑠精胆,蹙迫和气。” 宋 苏轼 《吴江岸》诗:“壮怀销鑠尽,回首尚心惊。” 清 黄宗羲 《次公董公墓志铭》:“二十年以来,风霜销鑠,日就芜没。”
(8).消逝,消失。 南朝 梁 何逊 《暮秋答朱记室》诗:“寸阴坐销鑠,千里长辽逈。” 唐 张谓 《邵陵作》诗:“昔时文武皆销鑠,今日精灵常寂寞。” 明 方孝孺 《赤壁》诗:“噫吁戏! 曹公 气势, 苏子 文章。人物销鑠,尘跡荒凉。”
(9).消除。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国讎未销鑠,我志荡 卭陇 。”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宣布善化,销鑠恶俗。”
《國語辭典》:谣诼(謠諑)  拼音:yáo zhuó
毁谤、不真实的话。《楚辞。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分類:造谣毁谤
《國語辭典》:诬罔(誣罔)  拼音:wū wǎng
毁谤冤枉。如:「不可存心诬罔他人。」
《國語辭典》:谤书(謗書)  拼音:bàng shū
1.毁谤攻讦他人的书信。《战国策。齐策二》:「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2.司马迁所作的《史记》。《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三国演义》第九回:「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