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殷勤  拼音:yīn qín
1.辛勤。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道不的殷勤过日灾须少,侥倖成家祸必多。」
2.恳切、周到。《儒林外史》第三○回:「道士不知什么意思,摆上果碟来,殷勤奉茶。」《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凤姐,满面陪笑,连连问好。凤姐也假意殷勤,让茶让坐。」
《漢語大詞典》:殷殷
象声词。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汉书·郊祀志上:“若雄雉,其声殷殷云。” 颜师古 注:“殷殷,声也。”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倚老松,坐怪石,殷殷潮声,起於月外。” 金 郭邦彦 《读〈毛诗〉》诗:“至今三百篇,殷殷金石声。”《歧路灯》第一○三回:“忽听雷声殷殷,只见东北上黑云遮了一角。那云势自远而近,雷声由小而大。”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殷殷
殷红貌。 唐 皎然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六君子:“ 赵忠定 横遭迁謫,去国之日,天为雨血,京城人以盆盎贮之,殷殷然。”
分類:红貌
《國語辭典》:殷殷  拼音:yīn yīn
1.众多、盛大的样子。《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輷輷殷殷,若有三军之众。」
2.恳切的样子。如:「殷殷盼望」、「殷殷叮嘱」。
3.忧伤、哀痛的样子。《诗经。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4.拟声词。形容雷声。《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宋。陆游〈宝剑吟〉:「幽人枕宝剑,殷殷夜有声。」
《國語辭典》:殷忧(殷憂)  拼音:yīn yōu
深忧。《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三》:「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唐。魏徵〈论时政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也作「隐忧」。
分類:忧伤
《高级汉语词典》:殷忧
忧伤
《國語辭典》:殷红(殷紅)  拼音:yān hóng
深红色。唐。元稹 莺莺诗:「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闇澹妆。」
分類:深红中带
《漢語大詞典》:方殷
谓正当剧盛之时。新唐书·陆贽传:“今师旅方殷,疮痛呻吟之声未息,遽以珍贡私别库,恐羣下有所觖望,请悉出以赐有功。”
分類:正当
《漢語大詞典》:殷雷
轰鸣的雷声。亦指大雷。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惊。”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殷雷輷磕於龙潜之月,凝霜肃杀乎朱明之运。” 唐 温庭筠 《公无渡河》诗:“ 黄河 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清史稿·灾异志一:“ 东莱 清岭 鸣声如殷雷。” 臧克家 《运河》诗:“晴天里铁锹闪起了电火,一串殷雷爆响在心窝。”
《國語辭典》:殷鉴(殷鑑)  拼音:yīn jiàn
殷人灭夏,殷的子孙应以夏的覆亡作为鉴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比喻可供后人警惕借镜的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付出的巨大社会成本,当可作为野心国家的殷鉴。」
《國語辭典》:殷鉴(殷鑒)  拼音:yīn jiàn
殷人灭夏,殷代的子孙应以夏代的覆亡作为鉴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比喻为可供后人警惕借镜的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后之君子,宜在殷鉴。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骈字类编》:夏殷
魏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 夏殷既袭,宗周继祀。
《国语辞典》:殷浩  拼音:yīn hào
人名。(西元?~356)字深源,晋陈郡长平人。识度清远,好老易,负有盛名。初为庾亮记室参军,后起为建武将军。朝廷欲平关河,以浩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以平定中原为己任。征姚襄兵败,废为庶人,竟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国语辞典》:殷荐(殷荐)  拼音:yīn jiàn
用盛乐荐祭上帝。《易经。豫卦。象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分类:
《韵府拾遗 文韵》:事殷
宋书谢述传太祖与义康书曰汝始亲庶务而任重事殷宜寄怀群贤以尽弼谐之美
《漢語大詞典》:雷殷
隐隐然的雷声;雷声隐隐。语本诗·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阳。” 唐 杜甫 《江阁对雨怀裴端公》诗:“层阁凭雷殷,长空水面文。” 仇兆鳌 注:“言雷声隐隐也。” 清 赵文哲 《南浦》词:“遥想此际兰闺,忆归期愁听,银塘雷殷。”
分類:隐隐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