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斗殴(鬥毆)  拼音:dòu ōu
互相打架。如:「不良少年常发生斗殴事件。」
《國語辭典》:殴击(毆擊)  拼音:ōu jí
击、打。汉。王充《论衡。订鬼》:「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唐。牛希济 刑论:「或捽其首,或批其颊,诟辱殴击,无所不至。」也作「殴打」。
分類:殴打
《國語辭典》:殴打(毆打)  拼音:ōu dǎ
击、打。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你本是开国元勋,论汗马位列三公,今日赴宴不遵令,却用拳殴打道宗。」《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殴打平人,因而致死者抵命。」也作「殴击」。
分類:殴打击打
《高级汉语词典》:殴杀  拼音:ōu shā
用手或器具击打而导致对方死亡
《國語辭典》:殴伤(毆傷)  拼音:ōu shāng
因打成伤。《红楼梦》第四回:「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漢語大詞典》:殴除(毆除)
驱除。 汉 张衡 《东京赋》:“尔乃卒岁大儺,殴除羣厉。”
分類:驱除
《高级汉语词典》:殴斗  拼音:ōu dòu
凶狠、混乱和尖锐的格斗
分类:殴斗
《漢語大詞典》:殴詈(毆詈)
打骂。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元年:“﹝五坊小儿﹞或相聚饮食於酒食之肆,醉饱而去,卖者或不知,就索其直,多被殴詈。”《元典章·刑部二·系狱》:“至於相争田地婚姻债务家财,殴詈干证之类,被勾到官,罪无轻重,即入监禁,动经旬月。”
分類:打骂
《国语辞典》:殴毙(殴毙)  拼音:ōu bì
因殴打而致命。也作「殴杀」。
分类:殴打致命
《漢語大詞典》:殴攘(毆攘)
殴击攘除。 宋 王禹偁 《贺圣驾还京表》:“蕞尔 林胡 ,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梃以殴攘,亭长持绳而縶缚,岂劳车驾远涉山川?”
《國語辭典》:殴辱(毆辱)  拼音:ōu rù
殴打侮辱。如:「他无法忍受对方的一再殴辱,愤而行凶,才酿成这一惨剧。」
《漢語大詞典》:殴逐(毆逐)
殴打追逐。 清 朱彝尊 《捉人行》:“老拳毒手争殴逐,慎勿前头看后头。”
分類:殴打追逐
《漢語大詞典》:痛殴(痛毆)
狠狠地殴打。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五坊小儿张捕鸟雀於閭里……或有张井上者,使不得汲水,近之輙曰:‘汝惊供奉鸟雀。’痛殴之,出钱物求谢乃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御史方伯相殴:“有邑令 倪 姓者……力为解劝, 顾 即揽其裙痛殴之。”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五章一:“历来锦标比赛,一般运动员,往往以意气之争,迁怒裁判员,加以痛殴。”
分類:殴打
《国语辞典》:群殴(群殴)  拼音:qún ōu
多人群集一处互相殴斗。
《漢語大詞典》:捶殴(捶毆)
欧打。宋书·蔡兴宗传:“帝每因朝宴,捶殴羣臣,自驃骑大将军 建安王 休仁 以下侍中 袁愍孙 等,咸见陵曳,唯 兴宗 得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