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乔大壮(1892--1948),名曾劬,字大壮, 以字行,号波外翁、波外居士,四川华阳(双流县)人。出身于清末北京辞学馆。家学渊源,髫年习经史、小学及书法,以诗词、骈文、书法、篆刻知名。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文学造诣尤以倚声最为当行出色,汪旭初誉其为“一代词坛飞将”。金石篆刻名家,喜以大篆入印,平生不爱刻名印而嗜治閒章。著有《波外楼诗》、《波外乐章》、《大壮印蜕》等。今有《乔大壮诗集》、《乔大壮词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手批周邦彦片玉集》行世。
词学图录
乔大壮(1892-1948) 原名曾劬,以字行,又字勤父、勤孙,号壮殴、壮夫、伯戢、劳庵、波外翁、波外居士。四川华阳(今双流)人。清末就读于北京辞学馆。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1947年应聘赴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于苏州赴水自沉。工诗词书法,尤精篆刻。有《波外楼诗》、《波外乐章》、《乔大壮遗墨印蜕》等。
《漢語大詞典》:殴蹋(毆蹋)
殴打践踏。谓拳打脚踢。北齐书·陈元康传:“ 高祖 尝怒 世宗 ,於内亲加殴蹋,极口駡之。”
分類:殴打践踏
《漢語大詞典》:殴挝(毆撾)
殴打。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 梁冀 ﹞所使人又乘势横暴,略人妻妾,弄人妇女,殴挝吏卒,与盗贼无异。”
分類:殴打
《漢語大詞典》:殴曳(毆曳)
殴打拖曳。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有司长 刘百昭 雇用流氓女丐殴曳学生出校,禁之补习所空屋中的事。”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刘百昭 殴曳女师大学生,《现代评论》上连屁也不放。”
分類:殴打拖曳
《高级汉语词典》:殴仗
以仗殴打
《漢語大詞典》:殴杖(毆杖)
以杖殴打。东观汉记·薛苞传:“父娶后妻而憎 苞 ,分出;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殴杖。”
分類:殴打
《漢語大詞典》:殴作(毆作)
打闹。《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为他和姐夫在家里殴作攘乱,昨日差些儿没把俺大娘气杀了哩。”
分類:打闹
《漢語大詞典》:殴蛇(毆蛇)
春秋 鲁国 地名。在今 山东省 宁阳县 东北。《公羊传·桓公十二年》:“盟于 殴蛇 。” 陆德明 释文:“殴,丘于反,又音曲后反。蛇音移,又音池。”左传作“曲池”。
《漢語大詞典》:逆殴(逆毆)
谓与长辈怄气。《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他母亲 张氏 着了一场重气,染病在身,日逐卧牀不起,终日服药,请医调治。吃他逆殴不过,兑出二百两银子交他。”
分類:长辈怄气
《漢語大詞典》:伤殴(傷毆)
殴打伤害。南史·孔靖传:“案律,子贼杀伤殴父母梟首。”
《漢語大詞典》:凌殴(凌毆)
欺凌殴打。明史·后妃传二·孝纯刘太后:“ 熹宗 即位,降敕暴选侍凌殴圣母因致崩逝及妄覬垂帘状。”
分類:欺凌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