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江海同归(江海同归)  拼音:jiāng hǎi tóng guī
所有河流均通往大海。比喻殊途同归。宋。钱易〈南部新书乙〉:「贞元十二年天子降诞日,诏儒官与缁黄讲论。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三殿谈经,自此始也。」
《國語辭典》:殊涂同会(殊塗同會)  拼音:shū tú tóng huì
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所达到的效果却一致。参见「同归殊途」条。《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等传。论曰》:「如使用审其道,则殊涂同会。」
分類:殊途同归
《國語辭典》:殊涂同致(殊塗同致)  拼音:shū tú tóng zhì
比喻所采用的方法虽不同,所达到的效果却一致。参见「同归殊途」条。《晋书。卷四九。嵇康传》:「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分類:殊途同归
《國語辭典》:殊方同致  拼音:shū fāng tóng zhì
比喻方法虽异但所得效果相同。参见「同归殊途」条。《隋书。卷七五。儒林传。序》:「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名,殊方同致矣。」
分類: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