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0,分116页显示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进退存亡
暮景残光
门殚户尽
羸殆
冷害
雷害
了劣
零落山丘
佛类词典
二死
二种死
二种生死
七种生死
九横死
十二品生死
十二品生死经
《國語辭典》:进退存亡(進退存亡)  拼音:jìn tuì cún wáng
前进、后退;生存、死亡。泛指种种处境。《易经。乾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清。朱彝尊〈杭州洞霄宫提举题名记〉:「君子所贵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也。」
《國語辭典》:暮景残光(暮景殘光)  拼音:mù jǐng cán guāng
景,日光。暮景残光指夕阳残照。比喻风烛残年,馀日无多。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窃以暮景残光,能馀几日?」
《國語辭典》:门殚户尽(門殫戶盡)  拼音:mén dān hù jìn
形容战乱后家破人亡的惨状。《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伏自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门殚户尽;虽有存者,遗孤老弱。」
分類:全家
《漢語大詞典》:羸殆
形消骨立,接近死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追念美人,凝思若痴,歷数月,渐近羸殆。”
《國語辭典》:冷害  拼音:lěng hài
指气温急遽下降,导致农渔牧作物遭受破坏或死亡。
《國語辭典》:雷害  拼音:léi hài
植物因电击而遭到破坏,称为「雷害」。如:「气象局预报近来天气丕变,农田及林区须慎防雷害。」
《國語辭典》:了劣  拼音:liǎo liè
了结。《西游记》第一七回:「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
分類:了结
《國語辭典》:零落山丘  拼音:líng luò shān qiū
原指死后埋葬在土堆中。语本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后用以感叹人死后寂寞凄凉。如:「想到人生将来也不过就是零落山丘,名利之心不由得淡了下来。」
二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或不思议变易生死。
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二种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全其天命而死者,谓之命尽死,反之而不顺天命,自杀或被杀害之横死者,谓之外缘死。昙无谶所译之大涅槃经十二,曾细别此二死曰:「命尽死者亦有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三者福命俱尽。外缘死者亦有三种: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为他死,三者俱死。」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命尽死〕,谓天命当尽,舍所受身,故名命尽死。然或有命尽非是福尽,或有福尽非是命尽,或有福命俱尽,皆为命尽死也。(福,谓财物等。)
〔二、外缘死〕,谓不顺天命,以丧其身,故名外缘死。如非分自害,或横遭他人所害,或二人怒气相加,自他俱死,皆为外缘死也。
二种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分断生死,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者,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之迁移谓之变易(已上台家之义)。又圣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议殊妙之好身,故曰变易(已上法相之义)。又心神念念相传,而前后变易,故名变易。又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已上三论之义)。唯识论就变易生死举三名:一不思议变易生死,二意成身,三变化身。此变易生死,据法相之义,智增之菩萨于初地以上受之,悲增之菩萨于八地以上受之云。台家以四土中之方便土,为变易身之所居,藏通二教之无学果及别教之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萨,并圆教之第七信初住已下菩萨受此生死云。胜鬘经于此二者,又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凡夫起有漏之诸业,感有为之果,故名有为,圣人起有漏之诸业不受有为分段之报,故名无为。胜鬘经曰:「有二种死:(中略)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生死。」行宗记一上曰:「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变易,唯佛永尽。」唯识论八曰:「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中略)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中略)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生身,随意愿成就故。(中略)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们于三界内肉体上的生死;变易生死是菩萨们于三界外精神上心念生灭的生死。(参见:二死)
【佛学次第统编】
生死为凡夫之相固矣。二乘之人,亦有一种生死之相,故说二种生死。二种生死者,谓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也。
一、分段生死 界内凡夫,分分段段之生死也。
一、分段生 四大和合,是分段生。
二、分段死 四大分散,是分段死。
二、变易生死 界外三乘,因移果易之生死也。
一、变易生 易粗为细,为变易生。
二、变易死 因移果易,舍所住位。为变易死。
【三藏法数】
(出唯识论)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三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变易生死。如初位为因,后位为果;又后位为因,后后位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变易生死。(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
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二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常见辞汇】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證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或不思议变易生死。
七种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诸说不同,梁摄论十四曰:「如来报障清净,由除七种生死」。而同十卷明四种生死。谓一方便生死,菩萨为利生之生死也,于地前及初三地感之,灭之而入于四地。二因缘生死,八相示现之生死也,于四五六地感之,灭之而入于七地。三有有生死,有后有也,于七八九地感之,灭之而入于十地。四无有生死。十地之所感也,灭之而入于如来地。七种之中,解此四种,他三种名释皆无。然显识论以三界之分段生死为三种生死。加于前之四种生死为七种生死。台家别由摄论宗末师之释,解七种生死。辅行七曰:「一分段生死,三界之果报也。二流来生死,迷真之初也。三反出生死,背妄之初也。四方便生死,入于涅槃之二乘也。五因缘生死,初地之变易也。六有后生死,十地之变易也。七无后生死,金刚心也。」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三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既离三界生死,出生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證果之时,因移果易,论为生死,是名变易生死。(因移果易者,如初果为因,二果为果;二果为因,三果为果;三果为因,四果为果是也。方便土者,二乘之人,修方便道,断见、思惑,而居此土也。)
〔三、流入生死〕,谓众生有识之初,迷真逐妄,流入生死苦海,漂溺不息,是为流入生死。
〔四、反出生死〕,谓众生若发心修行,背妄归真,则能反出生死,至于涅槃,是为反出生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五、因缘生死〕,谓初欢喜地已后诸位菩萨,皆以所观不思议理为因,能观真无漏智为缘,共破无明之惑。复为化众生故,示现生死,是为因缘生死。(真无漏智者,即菩萨智慧也。由此智慧,断诸惑业,而不漏落生死,以对二乘之智,名为真耳。)
〔六、有后生死〕,谓第十法云地菩萨,因有最后一品无明未断,尚有一番变易生死,是为有后生死。(最后一品者,谓无明惑有四十二品,今是最后之一品也。)
〔七、无后生死〕,谓等觉菩萨,破最后一品无明烦恼,究竟永尽,入妙觉位,不受后身,是为无后生死。
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九横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九横)
十二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无馀死,阿罗汉也。二度于死,阿那含度欲界之死也。三有馀死,斯陀含往还于欲界之人天也。四学度死,须陀含之见道谛也。五无数死,八忍八智之人也。六欢喜死,学禅一心之人也(念佛一心之人亦是也)。七数数死,恶戒之人也。八悔死,凡夫也。九横死,孤独穷苦之人也。十缚苦死,畜生也。十一烧烂死,地狱死也。十二饥渴死,饿鬼也。见十二品生死经。
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十二品生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自圣至凡之生死有十二品之不同,以劝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