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触死(觸死)
犯死罪。汉书·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 颜师古 注:“忽忘其生而触死罪也。”《后汉书·郅寿传》:“臣所以敢犯严威,不避夷灭,触死瞽言,非为 寿 也。”
分類:死罪
《漢語大詞典》:三死
(1).三种死罪。《左传·哀公十五年》:“三死无与。” 杜预 注:“三死,死罪三。”
(2).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种原因。 汉 刘向 说苑·杂言:“人有三死,而非命也,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忤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少以犯众,弱以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
《漢語大詞典》:买死(買死)
谓从死罪中赎出。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诗:“一碗饭,五羊皮,养活 淮阴侯 ,买死 百里奚 。”
分類:死罪
《國語辭典》:该死(該死)  拼音:gāi sǐ
所做所为应受到死亡的惩罚。是自责或责备他人的话,多表示厌恶、怨恨或惶恐。《儒林外史》第三回:「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实在该死,只求大帅栽培。」
《漢語大詞典》:死比
谓与死罪案件相比况,以构成死罪。汉书·刑法志:“是以郡国承用者駮,或罪同而论异。姦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漢語大詞典》:赎死(贖死)
交纳钱物而免除死罪。汉书·武帝纪:“ 广 自杀, 食其 赎死。”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广 自剄,右将军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漢語大詞典》:买命(買命)
用钱财换取性命。多指以贿赂求得免去死罪。 元 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无非买命与赎身,但随行有何囊篋貲费?”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致赵秋舲书:“私开法网,广搜买命之钱。” 谢觉哉 《整骄傲的方子》:“强盗吓唬人,目的在使人献出买路钱或买命钱而不敢抵抗。”
《漢語大詞典》:没死
昧死,冒着死罪。没,通“ 昧 ”。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息 舒祺 ,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 吴师道 补正:“没,《史》作‘昧’。”后汉书·皇甫规传:“臣不胜至诚,没死自陈。”
分類:死罪补正
《漢語大詞典》:降死
由死罪降免减等为徒刑。《宋书·谢灵运传》:“但 谢玄 勋参微 管 ,宜宥及后嗣,可降死一等,徙付 广州 。”
《漢語大詞典》:失死
谓错判死罪。史记·循吏列传:“ 李离 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分類:判死死罪
《漢語大詞典》:原活
免死;免除死罪。新唐书·韦虚心传:“ 景龙 中,属 羌 叛,既禽捕,有詔悉诛, 虚心 惟论酋长死,原活其餘。”
分類:免除死罪
《國語辭典》:死囚牢  拼音:sǐ qiú láo
监禁死刑犯的监牢。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有王大、王二、王三下在死囚牢中,与我拿将他三个出来。」《水浒传》第三九回:「宋江吃打得两腿走不动。当厅钉了,直押赴死囚牢里来。」
《漢語大詞典》:诛论(誅論)
谓定死罪。汉书·南粤传:“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
分類:定死死罪
《漢語大詞典》:磬甸
语出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后用以指犯有死罪的贵族和显宦。《隋书·高帝纪上》:“往者国衰甫尔,已创阴谋,积恶数旬, 昆吾 方稔。泣诛磬甸,宗庙以寧。此又公之功也。”
《国语辞典》:昧死以闻(昧死以闻)  拼音:mèi sǐ yǐ wén
冒著死罪进言。表示谨慎惶恐。《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也作「没死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