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63,分218页显示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页
正食
正思惟
正恭敬经
正教
正堂
正习
正理门论
正遍智
正遍知海
正遍觉
正报
正智
正量部
正等觉
佛类词典(续上)
正果正食
正思惟
正恭敬经
正教
正堂
正习
正理门论
正遍智
正遍知海
正遍觉
正报
正智
正量部
正等觉
正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学佛之人,精修有得,谓之證果。别于外道,故曰正果。果者,喻如果之成熟也。
【佛学常见辞汇】
学佛人精修有得,叫做證果,因与外道的證果有别,所以叫做正果。果是形容好像果子一样的成熟。
【俗语佛源】
佛家修行,谓之「修因證果」。如修五戒十善,證人天果;修四谛法,證罗汉果;修六度万行,證菩萨果;修无上道,證佛果等。如树,下种生根、长睫抽叶、开花结果,帮以「果」为喻。邪因结邪果,正因结正果。为区别于「外道」、「邪因」,修行佛法而證到的境界、果位,谓之「正果」。如元·伊世珍《记·禅林实语上》:「天女本来净,摩登淫第一;今各成正果,净淫无分别。」谓无论净淫、愚智,佛性并无差别,只要努力修持正道,未来均能成就正果。又如《红楼梦》第一九九回:「果然有来头成了正果,也是太太几辈子的修积。」后也用正果比喻正经的、好的归宿。如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解放前,我也算是一个赖皮子,解放后,才归正果的。」(李明权)
(术语)学佛之人,精修有得,谓之證果。别于外道,故曰正果。果者,喻如果之成熟也。
【佛学常见辞汇】
学佛人精修有得,叫做證果,因与外道的證果有别,所以叫做正果。果是形容好像果子一样的成熟。
【俗语佛源】
佛家修行,谓之「修因證果」。如修五戒十善,證人天果;修四谛法,證罗汉果;修六度万行,證菩萨果;修无上道,證佛果等。如树,下种生根、长睫抽叶、开花结果,帮以「果」为喻。邪因结邪果,正因结正果。为区别于「外道」、「邪因」,修行佛法而證到的境界、果位,谓之「正果」。如元·伊世珍《记·禅林实语上》:「天女本来净,摩登淫第一;今各成正果,净淫无分别。」谓无论净淫、愚智,佛性并无差别,只要努力修持正道,未来均能成就正果。又如《红楼梦》第一九九回:「果然有来头成了正果,也是太太几辈子的修积。」后也用正果比喻正经的、好的归宿。如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解放前,我也算是一个赖皮子,解放后,才归正果的。」(李明权)
正食
【佛学大辞典】
(杂语)旧作蒲阇尼。译云正食。新作蒲善尼。译云啖食。有五种。见半者蒲膳尼条。
(杂语)旧作蒲阇尼。译云正食。新作蒲善尼。译云啖食。有五种。见半者蒲膳尼条。
正思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圣道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正确的思考,亦即思考四谛的道理,以引发正当的欲念,明瞭世出世间的因果,断集證灭,离苦得乐,是八正道之一。
【三藏法数】
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
(术语)八圣道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正确的思考,亦即思考四谛的道理,以引发正当的欲念,明瞭世出世间的因果,断集證灭,离苦得乐,是八正道之一。
【三藏法数】
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
正恭敬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说比丘敬法敬师之仪则。
(经名)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说比丘敬法敬师之仪则。
正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
(术语)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
正堂
【佛学大辞典】
(堂塔)禅林谓方丈室为正堂。见象器笺一。
(堂塔)禅林谓方丈室为正堂。见象器笺一。
正习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使与习气也。(参见:正使)。四教仪曰:「正习俱除。」
(术语)正使与习气也。(参见:正使)。四教仪曰:「正习俱除。」
正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习气之称。正现起之烦恼正体曰正使。其烦恼之馀习曰习气。阿罗汉虽断正使,而习气不能亡也。观经玄义分偈曰:「正使尽未尽,习气亡未亡。」四教仪曰:「但断正使不能侵习。」
(术语)对于习气之称。正现起之烦恼正体曰正使。其烦恼之馀习曰习气。阿罗汉虽断正使,而习气不能亡也。观经玄义分偈曰:「正使尽未尽,习气亡未亡。」四教仪曰:「但断正使不能侵习。」
正理门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因明正理门论之略名。
(书名)因明正理门论之略名。
正遍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与正遍觉同。一译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也。智度论二曰:「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涅槃经十八曰:「云何正遍知,正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大乘义章二十曰:「正遍知者明其解圆明。」又,梵语三藐三菩提,一译正遍知。注维摩经一曰:「肇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正遍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是佛十号之一。
(术语)梵语与正遍觉同。一译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也。智度论二曰:「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涅槃经十八曰:「云何正遍知,正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大乘义章二十曰:「正遍知者明其解圆明。」又,梵语三藐三菩提,一译正遍知。注维摩经一曰:「肇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正遍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是佛十号之一。
正遍知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譬之于海。观无量寿经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往生论注上曰:「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以无知故无不知也,无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观经妙宗钞上曰:「三智融妙名正遍知,无量甚深故喻如海。」
(譬喻)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譬之于海。观无量寿经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往生论注上曰:「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以无知故无不知也,无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观经妙宗钞上曰:「三智融妙名正遍知,无量甚深故喻如海。」
正遍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三藐三佛陀Samyak-sam%buddha译言正遍觉。佛十号之一也。名义集一曰:「三藐三佛陀,什师言正遍觉也。言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出生死梦故云觉。」
【佛学常见辞汇】
真正普遍的觉悟,与正遍智同义。
(术语)梵语三藐三佛陀Samyak-sam%buddha译言正遍觉。佛十号之一也。名义集一曰:「三藐三佛陀,什师言正遍觉也。言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出生死梦故云觉。」
【佛学常见辞汇】
真正普遍的觉悟,与正遍智同义。
正报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报之一。又曰正果。有情之自心也。是为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故曰正报。
【佛学常见辞汇】
指众生的身体,因众生的身体是依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正体,为二报之一。
【佛学次第统编】
有情四有 生、死、中、本。
中阴 略。
四生 胎、卵、湿、化。
【三藏法数】
正报亦名正果,即五阴之身也。谓诸众生随其所作善恶之业,各各感得此身,正受其报,故名正报。(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术语)二报之一。又曰正果。有情之自心也。是为依过去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故曰正报。
【佛学常见辞汇】
指众生的身体,因众生的身体是依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正体,为二报之一。
【佛学次第统编】
有情四有 生、死、中、本。
中阴 略。
四生 胎、卵、湿、化。
【三藏法数】
正报亦名正果,即五阴之身也。谓诸众生随其所作善恶之业,各各感得此身,正受其报,故名正报。(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正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圣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往生论注下曰:「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大乘义章三曰:「言正智者,了法缘起无有自性,离妄分别契如照真,名为正智。」
【三藏法数】
正智者,如来明了正见之智也。谓了前诸法如幻如化,非断非常,超过一切凡夫小乘偏邪异见,是为正智也。
(术语)与圣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往生论注下曰:「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大乘义章三曰:「言正智者,了法缘起无有自性,离妄分别契如照真,名为正智。」
【三藏法数】
正智者,如来明了正见之智也。谓了前诸法如幻如化,非断非常,超过一切凡夫小乘偏邪异见,是为正智也。
正量部
【佛学大辞典】
(流派)Sammatiya,又Sammitiya,小乘十八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自犊子部流出四部,此其中之第三也。刊定是非名为量,量无邪谬名为正,此部之所立,刊定无误,目之为正量。从所立之法而为部名也。见宗轮论述记。
(流派)Sammatiya,又Sammitiya,小乘十八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自犊子部流出四部,此其中之第三也。刊定是非名为量,量无邪谬名为正,此部之所立,刊定无误,目之为正量。从所立之法而为部名也。见宗轮论述记。
正等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诸佛无上之正智而曰正等觉。觉者觉知诸法之智也。其智无邪曰正,无偏曰等。七佛经曰:「毗婆尸佛应正等觉。」
【佛学常见辞汇】
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
(术语)称诸佛无上之正智而曰正等觉。觉者觉知诸法之智也。其智无邪曰正,无偏曰等。七佛经曰:「毗婆尸佛应正等觉。」
【佛学常见辞汇】
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