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63,分218页显示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3 94 95 96 下一页
正心住
正心行处
正中
正日
正化
正五九月
正令
正行
正行经
正行真如
正行六度品
正因
正因缘
正因佛性
佛类词典(续上)
正心正心住
正心行处
正中
正日
正化
正五九月
正令
正行
正行经
正行真如
正行六度品
正因
正因缘
正因佛性
正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正直之心,离谄曲也。无量寿经下曰:「正心正意斋戒清净。」
(术语)正直之心,离谄曲也。无量寿经下曰:「正心正意斋戒清净。」
正心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住之第六。
【三藏法数】
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术语)十住之第六。
【三藏法数】
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正心行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昧之一译也。三味者正心行邪曲之处也。
(术语)三昧之一译也。三味者正心行邪曲之处也。
正中
【佛学大辞典】
(杂语)正午也。
(杂语)正午也。
正日
【佛学大辞典】
(杂语)葬送之当日也。见象器笺三。
(杂语)葬送之当日也。见象器笺三。
正化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正道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宣流正化。」
(术语)以正道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宣流正化。」
正五九月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三长斋月)
(杂语)(参见:三长斋月)
正令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禅门教外别传本分之命令,棒喝之外不立一法,谓之正令。碧岩序曰:「提掇正令。」同种电钞曰:「正令乃本分之令,棒喝并行,不立一法,此谓正令也。」
(术语)为禅门教外别传本分之命令,棒喝之外不立一法,谓之正令。碧岩序曰:「提掇正令。」同种电钞曰:「正令乃本分之令,棒喝并行,不立一法,此谓正令也。」
正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正之行业也,或对邪行而言。或对杂行而言。(参见:五正行)
【佛学常见辞汇】
做主要的功夫叫做正行,若做帮助的功夫则叫做助行。
(术语)真正之行业也,或对邪行而言。或对杂行而言。(参见:五正行)
【佛学常见辞汇】
做主要的功夫叫做正行,若做帮助的功夫则叫做助行。
五正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于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赞诵净土之三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三、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等。(中略)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佛学常见辞汇】
净土宗所立,谓凡兼修他法者,名为杂行,若专修下列五法者,名为正行,即一、专读诵净土三经,名读诵正行;二,专观想极乐国庄严,名观察正行;三、专礼拜阿弥陀佛,名礼拜正行;四、专称念弥陀名号,名称名正行;五、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名赞叹供养正行。
(术语)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于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赞诵净土之三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三、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等。(中略)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佛学常见辞汇】
净土宗所立,谓凡兼修他法者,名为杂行,若专修下列五法者,名为正行,即一、专读诵净土三经,名读诵正行;二,专观想极乐国庄严,名观察正行;三、专礼拜阿弥陀佛,名礼拜正行;四、专称念弥陀名号,名称名正行;五、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名赞叹供养正行。
正行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阿含正经之略名。
(经名)阿含正经之略名。
正行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真如之一。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一切道品正行之法,皆依真如理体而立,是名正行真如。论云:我所说诸道圣谛。是也。(道品者,即三十七道品。总而言之,不出戒、定、慧也。道圣谛者,道即能通之义,谓修道品而能通至涅槃也。)
(术语)七真如之一。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一切道品正行之法,皆依真如理体而立,是名正行真如。论云:我所说诸道圣谛。是也。(道品者,即三十七道品。总而言之,不出戒、定、慧也。道圣谛者,道即能通之义,谓修道品而能通至涅槃也。)
正行六度品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行位五品之一。(参见:五品)
【三藏法数】
正行六度者,谓圆观稍熟,事理将融。涉事不妨于理,在理不隔于事。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心无碍,转胜于前,是名正行六度品。经云:若人读诵,为他人说,复能清净持戒等。是也。
(术语)观行位五品之一。(参见:五品)
【三藏法数】
正行六度者,谓圆观稍熟,事理将融。涉事不妨于理,在理不隔于事。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心无碍,转胜于前,是名正行六度品。经云:若人读诵,为他人说,复能清净持戒等。是也。
五品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圆教之六即位,为观行即之位。天台大师,现登此位云: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经曰:「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心解相。」二、读诵品,更读诵法华而助观解者。经曰:「何况读诵受持之者。」三、说法品,自说内解而导利他人者。经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观心者。经曰:「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经曰:「复能清净持戒。(中略)利根智慧,能答问难。」见四教仪注下,三藏法数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指圆教五品外凡位,即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的人;二、读诵品,读诵法华,及诸大乘经,而助观解的人;三、讲说品,将所见解的佛法说出,以利益他人的人;四、兼行六度品,是兼修六度,以助观心的人;五、正行六度品,是正行六度,以自度度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的人。十住以上,称为圣者,十住以下皆是凡夫,为别于十信内凡,故称外凡。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品者,次序之义。谓于圆教外凡位中而有浅深次序之别,故分五品也。(外凡者,因未登圣位,心居理外也。)
〔一、随喜品〕,随喜者,随他修善,喜他得成也。谓佛转法轮,众生得益,我助彼喜,是名随喜品。经云: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是也。
〔二、读诵品〕,看文曰读,背文曰诵。谓内修圆观,更加读诵,如膏助火,心观益明,是名读诵品。经云: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是也。
〔三、说法品〕(亦名解说品),说法者,宣传圣言也。谓由读诵故,内解转胜,而复外资讲说,导利于人,化功归己,心倍胜前,是名说法品。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是也。(化功归己者,谓以说法,广济于他,其功则归于己矣。)
〔四、兼行六度品〕,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谓前观心虽熟,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旁兼利物。福德力故,倍增观心,是名兼行六度。经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等。是也。
〔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者,谓圆观稍熟,事理将融。涉事不妨于理,在理不隔于事。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心无碍,转胜于前,是名正行六度品。经云:若人读诵,为他人说,复能清净持戒等。是也。
(名数)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得此五品功德之位,圆教之八位,为第一之五品弟子位。同圆教之六即位,为观行即之位。天台大师,现登此位云: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经曰:「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心解相。」二、读诵品,更读诵法华而助观解者。经曰:「何况读诵受持之者。」三、说法品,自说内解而导利他人者。经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观心者。经曰:「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经曰:「复能清净持戒。(中略)利根智慧,能答问难。」见四教仪注下,三藏法数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指圆教五品外凡位,即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的人;二、读诵品,读诵法华,及诸大乘经,而助观解的人;三、讲说品,将所见解的佛法说出,以利益他人的人;四、兼行六度品,是兼修六度,以助观心的人;五、正行六度品,是正行六度,以自度度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的人。十住以上,称为圣者,十住以下皆是凡夫,为别于十信内凡,故称外凡。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品者,次序之义。谓于圆教外凡位中而有浅深次序之别,故分五品也。(外凡者,因未登圣位,心居理外也。)
〔一、随喜品〕,随喜者,随他修善,喜他得成也。谓佛转法轮,众生得益,我助彼喜,是名随喜品。经云: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是也。
〔二、读诵品〕,看文曰读,背文曰诵。谓内修圆观,更加读诵,如膏助火,心观益明,是名读诵品。经云: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是也。
〔三、说法品〕(亦名解说品),说法者,宣传圣言也。谓由读诵故,内解转胜,而复外资讲说,导利于人,化功归己,心倍胜前,是名说法品。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是也。(化功归己者,谓以说法,广济于他,其功则归于己矣。)
〔四、兼行六度品〕,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谓前观心虽熟,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旁兼利物。福德力故,倍增观心,是名兼行六度。经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等。是也。
〔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者,谓圆观稍熟,事理将融。涉事不妨于理,在理不隔于事。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心无碍,转胜于前,是名正行六度品。经云:若人读诵,为他人说,复能清净持戒等。是也。
正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缘因而言。正生法之因种曰正因。资助之力曰缘因。
【佛学常见辞汇】
主要的原因叫做正因,若是次要的助力则叫做缘因。
【三藏法数】
正谓中正,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名正因。(中正者,离于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三谛具足。)
(术语)对缘因而言。正生法之因种曰正因。资助之力曰缘因。
【佛学常见辞汇】
主要的原因叫做正因,若是次要的助力则叫做缘因。
【三藏法数】
正谓中正,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名正因。(中正者,离于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三谛具足。)
正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外道说邪因缘而言。
(术语)对外道说邪因缘而言。
正因佛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因佛性之一。
【三藏法数】
正谓中正,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名正因佛性。(中正者,离于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三谛具足。)
(术语)三因佛性之一。
【三藏法数】
正谓中正,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名正因佛性。(中正者,离于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三谛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