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63,分218页显示 上一页 213 214 215 216 217
何正璜(号 玉子 )
王政柱( 正柱 )
孙正刚( 铮 号 晋斋 )
余正新
周正光
陈永正(字 止水 号 沚斋 )
吴正华
其它辞典(续上)
谈立人( 正宗、裕宗、谈锋 )何正璜(号 玉子 )
王政柱( 正柱 )
孙正刚( 铮 号 晋斋 )
余正新
周正光
陈永正(字 止水 号 沚斋 )
吴正华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谈立人,1913-,原名谈正宗,曾改名谈裕宗、谈锋。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宁河镇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报考民族革命大学,并在山西参加抗战,曾任记者、编辑。后到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曾任延安县政府第三科科长、1946年调往佳木斯市,先后任市政府秘书主任,第四区区委书记,中共佳木斯市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佳木斯市委副书记,1950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政策研究室综合组组长。1954年后任辽宁省委工业部副部长、省委副秘书长,辽宁省经委、科委主任,辽宁省副省长、1983年退居二线后,任辽宁省政府顾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全国经济信息网络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合作经济学会顾问,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何正璜1914-1994,湖北汉川人。女。别号玉子。擅书法、绘画及艺术考古散文写作等。1945年与王子云一起至西北大学,任历史系文物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1949年赴四川成都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50年后长期在陕西省博物馆(西安碑林)工作,曾任陕西省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陈列部副主任,中国美协陕西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全国第六、七届政协委员等职。
人物简介
百度百科
王政柱少将(1915年10月15日—2001年4月8日), 原名王正柱。湖北麻城市乘马区(今顺河)银树村银树湾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第10师28团战士、班长、政治处宣传员,第10师政治部宣传员,红四军军部书记、参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作战科长。参加了红军长征。1936年任中央军委1局作战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作战参谋、作战科长、军委1局处长、副局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1945年获“特等模范工作者”称号。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1局副局长兼中央书记处延安枣园作战室主任,西北野战军副参谋长,第1野战军、西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参谋长兼西海岸指挥所参谋长。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二级国旗勋章各一枚。回国后,任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海军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4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孙正刚(1919-1980) 原名铮,号晋斋。天津人。燕京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从顾随学词。历任天津师范学院、天津教育学院讲师。与寇梦碧、周汝昌并称“津门三君”。有《词学新探》、《天上旧曲》、《人间新词》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江西都昌北山人。
人物简介
简介
周正光,广东省开平县人,成长于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随南国诗人佟绍弼先生学诗,随岭南词人朱庸斋先生学词,又随岭南派名家李守真先生学画。一九七四年移民美国,下海从商,现已退休,定居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有古典诗词集《周正光七绝选》、《听雁扣舷集》,新诗集《听雨密西西比》。周正光七绝选·跋
余生于忧患,历经抗战、内战、“十年动乱”。中年去国,觅食殊方。身无一技之长,而偏沉迷故纸。生性狷介,不善交游,终日流连于自编自导之乌托邦中。偶有诗作,独喜七言绝句。才力有限,不足以驾驭长篇。生活面既窄,题材只个人一时之感受或玄想。昔人谓:“合浦还珠空绮梦,美人香草祇琼思。” 幸欤,悲欤,不自知也! 暮年神倦,持笔有如扛鼎,幸得吾友陈永正、刘荒田两君之勉励与帮忙,此书方能编就与出版,在此谨致由衷之谢意! 周正光 2022年暮秋于美国德州奥斯汀市之圆石书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陈永正(1941.12—),字止水,号沚斋。男,原籍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世居广州。196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广州市第三十六中学语文教师。1978年考取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现为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岭南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诗教学会会长。沚斋诗词·序一
昔人谓诗有别才,非关学也,不独陈叔伊疑之,余亦疑之。后读《梁溪漫志》云:“作诗当以学,若不曾学,则终不近诗。”又曰:“大凡作诗,以才而不以学者,正如扬雄求合六经,费尽工夫,造尽言语,毕竟不似。”益知有才无学,所为诗要非本色,况无才者耶?永正世兄以多才积学之士,穷年著书等身,于诸子百家史志之文,博观慎取,旁及道藏内典,穷极问学,其学殖之深且邃可知。故其为诗,典雅宏赡,磊珂豪宕多奇语,余窥其意,亦每未能尽其指也。世咸知永正能诗,而不知其蚤年即以博奥澹雅之才而为词,时一曼声,寂漠求音,孤清写艳,与其诗方轨并驰,独不轻示人耳。人谓沚斋诗,出入宛陵、昌黎、诚斋之间,其词奄有梦窗、白石、小山之长。永正正当盛年,以其才其学,固非诸家所能囿,再假以岁月,其诣足以上陵诸家,亦非必不能至。今斯集之成,读者自能有所体会,且复验余言之不过也。至其书,上取籀篆汉晋之苍劲古拙,如松抱霜之骨,梅无媚世之姿,其成就又在诗词以外者矣。 癸酉蒲月冈州莫仲予序沚斋诗词·序二
各种文体皆有独具之美学特徵,所以培养其特徵者又必有独具之社会条件。条件异则所以掌握其特徵者难。吾国今日文人,生乎文辞文体与夫科学文化大异古人之世,而欲学为古人之诗若文,甚难于古人,非才之不及,盖所学内容与途径之异也。然欲发扬吾国传统文化,不能不继承传统文学之精华,则学为古人诗文之事又不能尽废。此事虽不宜求之于常人,固可求之于专家。余辈生文辞文体变革初成之后,较早生十年以上之前辈,旧学根底,已大不相及,学为古人之诗若文,已难望其项背。后生余辈十年以下者,非有特殊之才学,则其难弥甚。弥望今日旧体词坛,则大学古典文学专家多不暇为,为之者又多非所谓专家,条件失违,绪功不继,故犹东坡当日,不免兴黄茅白苇之叹也。沚斋陈永正教授,生岁后余二十年,由乎文化背景之变迁,其欲工为古文辞也本极难。顾先生夙承家学,渊源有自;在大学又获从名师,广守专家之业,治古文字、古文献之学久,咀含群籍,博闻强记。余读所注古人诗,深叹其绩学。数年前又获诵所惠自作《诗词钞》,弥惊其古体诗词之精工,皆源汲风骚,转益多师。诗撷八代之古香,得四唐之雅韵,取烹炼于西江,拓意匠于清人。五言古体,多比兴如嗣宗,亦有清真近渊明者;《养鸭老人行》,不啻香山乐府;《游连州帝后岩》、《暮航抵哈尔滨》,于唐宋如韩、苏之运奇笔,于清人如康、黄之阐新知。近体则渊静自然如王、孟,生新峭刻,工为活对如山谷、后山;而《纪梦七首和定庵》,则瑰丽恍惝,神追原作矣。七言古体,豪气希太白,深情涵义山;《赠吴静山画师》、《老牛行》,则杜陵之写实矣。近体绵邈俊逸,兼为义山、小杜;琢句雕对,依然宋贤西江;于清人则风怀倜傥近仲则,清机肫挚兼二樵。而善用幽微之辞,以状难写之境,则五七言之工者皆然。词作多以情行,而姿丰致密。“奄有梦窗、白石、小山之长”,莫《序》固已言之。然其中亦有隽雅如玉田,畅适如重光者;若“独夜揽凉月”之《水调歌头》、“凉风万里”之《鹊桥仙》,“屈子牢忧聊抑志”之《临江仙》、“谷霭遥生”之《沁园春》,亦不妨其合辙苏、辛也。统观先生之作,能排极难之势,收迈俗之功,如芳葩美卉,挺生黄茅白苇之外,不独于同辈上下为罕见,且可攀方文体变前之先辈而嗣响于古人,谓非间出高才不可也。抑所作之得力于博学,尤有逾于得自高才者。盖处旧文变革之后,欲为继旧开新之业,学需双重,非博不济。余上述感受,仅为读先生初集而发。时经多载,先生新作又添,欲合初集重选以付刊,余雒诵未遍,何能测其所进。以过时管窥,承命为序,又焉能避浅陋之有损高明耶?幸大雅恕而正之。 西元二千零五年,陈祥耀拜序于福建师范大学之意园,时年八十有四沚斋诗词·题陈永正诗集
陈君永正以所为诗见示,风格超拔,寄兴深微,异乎现代之所谓能诗者。诚能覃思深造,不务浮名,蕴蓄既深,则精华外发,其所成就必有过人者。黎二樵先生云:“绝境无坦步,高唱有裂笛。”深知为诗之不易,而穿云裂石之音,亦未尝不可以企及也。陈君其勉之。 黄海章丁卯春日沚斋诗词·后序
唐人诗“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顷者,读《沚斋诗词》二卷,风韵飘潇,才情掩映,拟之现代侪辈之作,沚斋诗词得不谓为绝代风华遗世独立者乎。陈君之文,吾知之矣,陈君诗词,则今始知之。陈君于我辈为少年,而诗词于我则不止为劲敌。方今骚坛冷落,耆宿凋零,念他年君辈仔肩之重,不胜惆怅之至。都下早秋,吟窗叶落,草此为序,我劳何如。 孔凡章一九八七年九月廿日沚斋诗词·跋
《沚斋诗钞》一卷,盥诵数过,如沐清风。大抵五古之佳者,体兼韩孟,擅比兴,窈曲而深。《暮航》一章,思路上契蒙庄,意境与笔力俱到,自为前人所无。七言歌行,纵横跌宕,雅近坡翁;《书燕台诗后》,则铿锵明丽,纯是唐之正声,而非变体。近体亦从学古中创格,语多巉刻,迥不犹人。在今高唱诗体变易之日,陈君潜心迈往,尚友古人,得非所谓特立独行之士也欤。 《沚斋词钞》一卷,深于寄托,以比为赋,在藻词掩映之中,绝非一览可了。其缠绵婉曲之情,固足以同契珠玉,令人心醉目迷,但命意敷辞,往往非古人之所有,而又为今人之所无;盖由于吾人处境,曲折艰难,较诸前人,直如两个天地,是岂古之意识古之言辞所能尽者乎。诸作之中,如《水调歌头》刻意坡翁,《西窗烛》蕴藉深沈,《减字木兰花》轻清浏亮,均能于古之途径中,直捷表达今人之境地与心情外,其他若《乌夜啼》,若《忆汉月》,若《千年调》等,多用大句重笔,含郁怒之气,以逞激荡之情者。统观全集,词笔远挹欧、晏之清华婉曲,近承朱彊村、陈述叔之高夐峭拔,声气与前贤相通,而意皆由己出。与沚斋诗相较,其性格特立,声貌俨然,实二而一,一而二耳。 戊辰静庵傅子馀跋
人物简介
中国对联甘棠奖
吴正华,贵州人。中国楹联论坛注册会员。作品收录于《中楹百家》,曾获中国对联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