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63,分218页显示 上一页 209 210 211 212 213 215 216 217 218 下一页
常大淳(字 兰陔、正夫 文节 号 南陔 )
许正绶(字 斋生、少白 )
李正仪(字 叔鸿 号 云阶 )
张正元
斋藤拙堂( 正谦 字 有终 号 拙堂 )
董正官(字 钧伯、训之 号 史城、质甫 )
奇正镇
严正基( 芝 字 厚吾 号 仙舫 )
庆廉(字 俭泉 号 正心 )
曾国藩(名 子城 字 伯涵 号 涤生 一等毅勇侯 文正 世称 湘乡派 )
洪仁政( 仁正 国宗、恤王 )
唐正才( 正财 恩赏丞相、亮天福、航王 )
张正椿(字 友榆 号 秋轩 )
林正扬
其它辞典(续上)
明谊(字 崇正 号 古渔 勤果 )常大淳(字 兰陔、正夫 文节 号 南陔 )
许正绶(字 斋生、少白 )
李正仪(字 叔鸿 号 云阶 )
张正元
斋藤拙堂( 正谦 字 有终 号 拙堂 )
董正官(字 钧伯、训之 号 史城、质甫 )
奇正镇
严正基( 芝 字 厚吾 号 仙舫 )
庆廉(字 俭泉 号 正心 )
曾国藩(名 子城 字 伯涵 号 涤生 一等毅勇侯 文正 世称 湘乡派 )
洪仁政( 仁正 国宗、恤王 )
唐正才( 正财 恩赏丞相、亮天福、航王 )
张正椿(字 友榆 号 秋轩 )
林正扬
人物简介
维基
明谊(1792年—1868年),字崇正,号古渔,托克托莫特氏,蒙古正黄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明谊是嘉庆十五年举人、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进士,由兵部主事升任山西、甘肃按察使。后又转任哈密办事大臣、库伦办事大臣、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镶黄旗蒙古副都统,乌里雅苏台将军,镶红旗汉军都统等职。任内签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死后谥勤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3—1853 【介绍】: 清湖南衡阳人,字兰陔。道光三年进士。咸丰初官湖北巡抚。太平军急攻武昌,因不娴军旅,长叹傍徨,日与幕客读书谈艺,城破自杀。谥文节。维基
常大淳(1792年—1853年),字正夫,号南陔,湖南衡阳人。累官湖北巡抚。太平军破武昌时自尽。道光三年(1823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其后多次升迁,1833年任山东道监察御史。1837年任福建督粮道,署按察使;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驻防泉、漳州防备英军侵入。1842年任浙江盐运使,后任安徽按察使。咸丰二年(1852年),任湖北巡抚。同年12月,太平军数万围攻武汉,守城的正规军仅得数千人。汉阳、汉口先后失守,1853年1月12日武昌城破,常氏自杀身亡。诏赠总督,谥文节,祀昭忠祠,于湖北建立专祠。与常大淳父子同时殉难的有正蓝旗汉军抚署巡捕官胡氏增喜及妻女(增喜之子同治二年癸亥(1863)恩科进士守忠)(据陈徽言,《武昌纪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5—1861 【介绍】: 清浙江上虞人,字斋生,一字少白。道光九年进士,不愿作县官,自请改校官,任湖州府教授,尝辑《两浙校官诗录》。工书,诗文质朴,直抒胸臆。有《重桂堂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五
许正绶,字斋生,上虞人。道光己丑进士,官湖州教授。有《重桂堂集》。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正仪(1792年11月21日—?年),榜名李正艳,字叔鸿,号云阶,行三,陕西省洋县人,道光六年(1826年)会试中式贡士,因故被罚停殿试六科,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殿试成进士。道光二十五年任山东东昌府聊城县知县,《聊城县志》述其「实心实政,无大小事皆认真,而爱士之诚尤非俗吏所能为,未及二年,因案被议去,人皆惜之。」。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正元,福建省屏南县人,中国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张正元为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恩科三甲进士。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福建泉州府儒学教授调任台湾府儒学教授。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上任漳州府儒学教授。
人物简介
简介
名正谦,字有终,号拙堂。江户人。师事古贺精里,从文政二年(1819)任伊势国津蕃儒官和蕃校教师,常随蕃主来往津蕃、江户之间,并出游京都、长崎等地。擅长游记,著有《鲁西亚外记》《海外异传》等。诗非其所长,然才情横逸,亦有独到之处。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董正官(?~1853),字钧伯,又字训之,云南太和(今云南大理)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曾任福建安溪、常泰、云霄等县职务。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月十七日,由霞浦知县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捕粮通判,又授噶玛兰通判。为政勤慎,曾于数月间结讼牒六百馀件。噶玛兰通判任内,常亲临厅属各隘,督责防番事宜。又亲任噶玛兰仰山书院山长,化育当地士子。咸丰三年(1853)八月十四日,吴磋抗清事起,董氏前往征讨,抵大陂口,中伏,自刎而死。朝廷赐恤,世袭云骑卫。厅民设位,附五榖厅祀之。董正官曾令邑中生员李祺生续编《噶玛兰厅志》,且列名监修。其诗多收录于《噶玛兰厅志》。〖参考《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 国家图书馆,2001年。〗(施懿琳撰)维基
董正官(1798年6月23日—1853年9月16日),字钧伯,又字训之,号史城、质甫,云南太和(大理)人,同进士出身。道光十三年(1833年)登癸巳科进士,历任福建安溪县、长泰县、霞浦县、云霄厅等知县,期间严守海疆、热心办学、勤察办案,道光十四(1834年)以优异政绩提升为云霄厅同知。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一月十七日,升任台湾府抚民理番通判,又授噶玛兰厅通判。咸丰三年(1853年)朝廷因军粮不济,向富绅筹借劝募并向民间收购仓谷,因而刺激米价高涨,引发民怨。且官方收购价格过低,势同变相徵收,造成官逼民反局势。当时吴磋、林汶英召集群众以梅州(今宜兰市梅州里)为据点,抗拒官府贱价蒐购粮食。八月十四日夜,董正官会同营都司刘绍春围捕吴磋等义民,当时义首林汶英通知吴磋防范,吴磋乃派王强等人埋伏于斗门头树林,待董正官通过时将其刺杀并割断首级。之后首级滚落到韭菜园里,是台湾俗谚“董大老吃韭”、“董大老死埤口──有功打无劳 ”的来源。事闻旌忠烈予云骑尉,世职恩骑尉世袭,诰授奉政大夫。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3 【介绍】: 清湖南溆浦人,原名芝,字厚吾,号仙舫。严如熤子。副贡生。少随父练习吏事。道光间官郑州知州,治贾鲁河,息水患。以谙习吏事,擢授常州知府,累署淮扬道按察使。咸丰间由曾国藩等人保荐,赴广西治办军需,授右江道。官至通政使。
人物简介
维基
庆廉(1810年 - ?),字俭泉,号正心,章佳氏,正白旗满洲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不久因被查出身体残疾,不符合八旗考生规定,被清宣宗革去功名。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恩科顺天乡试举人,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三甲第八十一名进士。清代录用旗员,首重骑射,八旗士子应试,均应先试以骑射,合式者方准入场。然而五月新科进士引见时,宣宗见庆廉形同残废,步履维艰,故而生疑,御史永桐亦奏请核实,宣宗即下令彻查。据御史陈功所奏,兵部司员办理考试,时有蒙混。宣宗派耆英、武忠额调查,奏称庆廉于道光十一年(1833年)送考时,曾被监射大臣奕绘、那清安核驳扣除。宣宗嘉许二人办理认真,遂将已经因病开缺之奕绘加恩赏食半俸,对已经身故之那清安,则将其子全庆赏加二级。而本科监射王大臣均被处分,相关兵部司员容恩、伊龄安均解任。六月,长龄等奏称庆廉系兵部员外郎容恩胞侄,容恩为该部掌印司员,与伊龄安会同办理通行。宣宗命不必交部议处,将二人即行革职,以示惩儆。宣宗认为,庆廉本人虽然中进士,但覆试、殿试均名次在后,朝考又未能入选,“即以文理而论。亦属平常”,因此又将庆廉进士革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1—1872 【介绍】: 清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十八年进士。授检讨,累擢为礼部侍郎。咸丰初在籍奉命帮办团练,旋编为湘军。四年,湘军出战。发布《讨粤匪檄》。数年间,攻占武汉、九江等重镇。十年,江南大营再溃,太平军东取苏、常。清廷乃授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十一年,占安庆。穆宗即位,西太后主政,复命节制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后曾国荃攻天京,左宗棠入浙,李鸿章练淮军自上海攻苏、常,皆受成于国藩。同治三年,以湘军破天京,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后复督兵战捻军,无功。与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从容闳之议,选派首批学生留美。七年,以武英殿大学士任直隶总督。九年,办天津教案交涉,畏法国强盛,杀十七人,遣戍官吏,以求妥协。旋还任两江,卒于官。谥文正。论学谓义理、考据、词章缺一不可。所选《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颇行于世。有《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全集》。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二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湘乡人。道光戊戌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封一等毅勇侯。赠太傅,谥文正。有《求阙斋诗集》。词学图录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者。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宗法桐城而有变化发展,选编《经史百家杂钞》以为文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总名《曾文正公全集》。维基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清朝长沙府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谱名传豫,宗圣曾子七十世孙(系出曾氏南宗),晚清时期的重臣、名臣和功臣,湘军创始人和领袖,也是中国近代重要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书法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儒生,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晚清另一重臣李鸿章有师徒关系。道光进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部侍郎。1852年奉旨组办湘军,以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其所创立的湘军更成为晚清的依傍,曾国藩亦因此地位大幅上升,成为汉臣之首,同时亦扩大了地方权力,其门生朋友更遍布天下,势力幅及整个官场。1860年8月,授曾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寻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翌年开始曾国藩支持恭亲王奕䜣主持的洋务运动,大力支持地方兴办实业,提倡以平等外交方式对待洋人,从而成为慈禧太后的重臣。1871年奉旨处理「天津教案」,但因与洋人委服而遭到天下唾骂,甚至被讽为「曾国贼」,因此积劳成疾,结果于翌年3月病死南京,享年61岁,谥文正。曾国藩与徒弟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有《曾文正公全集》。1864年7月,曾国藩和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当时的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市)后屠城,死伤无数。南京百姓至今仍以“曾剃头”、“曾屠户”等词称呼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又有一说,“曾剃头”此一外号来自曾国藩治军极严,小过即斩,号称「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中国近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蒋中正和毛泽东高度评价过曾国藩。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即使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中正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2—1864 【介绍】: 名一作仁正。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堂兄。参加拜上帝会。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同治元年封恤王,掌管天王袍服及厨房。天京陷落后,随幼天王出奔,至江西石城被俘,被杀于南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816—1863 【介绍】: 名一作正财。湖南祁阳人,一作广西人。本以贩运木材、粮食为业。咸丰二年在岳州参加太平军。杨秀清任之为典水匠,管理船队。至武汉后,受杨秀清命,掌管水营。咸丰三年封恩赏丞相。后出师湖南,败于湘潭。以后专事长江水上运输事务。十年,封亮天福,后晋封航王。后于无锡阵亡。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正椿(1820年6月1日—?年),字友榆,号秋轩,四川奉节人,进士出身。道光二十五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二,由翰林院编修调任广西学政。同治元年六月二十(1861年7月16日),解任查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东人。三合会成员。咸丰四年在粤参加起事。六年,赴江西入太平军。后随石达开远征。十年脱离石达开部,转战粤、湘、赣边境。次年在江西与李世贤会合,封天将。从江西回救天京,未果。后随陆顺得转战浙、闽、赣、粤各地。同治四年在福建长乐执陆顺得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