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63,分218页显示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2 123 124 125 下一页
郑从谠(字 正求 号 二郑 文忠 )
韦昭度(字 正纪 岐国公 )
张询(字 正言 )
张承业(字 继元 康 正宪、贞宪 )
张归霸(字 正臣 )
冯行袭(字 正臣 忠敬 )
张友正
郑元章(字 博文 正一大师、冲素先生 )
牛存节(字 赞正 名 礼 及字 )
李茂贞(字 正臣 宋文通 陇西郡王、秦王、岐王 忠敬 )
薛正明
僧恒超( 冯 德正 )
刘日新(字 继平 号 金华大师、正和先生 )
廖匡图(字 赞禹 别称 廖光图、廖图、廖正图 改 )
其它辞典(续上)
吴畦(字 正祥 )郑从谠(字 正求 号 二郑 文忠 )
韦昭度(字 正纪 岐国公 )
张询(字 正言 )
张承业(字 继元 康 正宪、贞宪 )
张归霸(字 正臣 )
冯行袭(字 正臣 忠敬 )
张友正
郑元章(字 博文 正一大师、冲素先生 )
牛存节(字 赞正 名 礼 及字 )
李茂贞(字 正臣 宋文通 陇西郡王、秦王、岐王 忠敬 )
薛正明
僧恒超( 冯 德正 )
刘日新(字 继平 号 金华大师、正和先生 )
廖匡图(字 赞禹 别称 廖光图、廖图、廖正图 改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 【介绍】: 唐郑州荥阳人,字正求。郑处晦弟。武宗会昌初登进士第,为秘书省校书郎。僖宗朝,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沙陀扰边,拜河东节度使兼行营招讨使。黄巢攻长安,助郑畋败黄巢军,号为二郑。事平还,拜司空,复秉政,进太傅兼侍中。以疾还第卒。谥文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 【介绍】: 唐末京兆人,字正纪。懿宗咸通八年进士。僖宗乾符中,累迁尚书郎,拜中书舍人。从僖宗入蜀,拜户部侍郎。中和初,以本官同平章事,兼吏部尚书。昭宗即位,守中书令,封岐国公。寻以划蜀失谋,罢为东都留守。景福间,宰相杜让能被害,复委昭度知政事。王行瑜怨之,数上表诋讥朝政。昭度惧,致仕。王行瑜联李茂贞、韩建至阙下,收杀之。全唐文·卷八百五
昭度字正纪。京兆人。咸通八年登第。乾符中累迁中书舍人。从僖宗幸蜀。拜户部侍郎。中和二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兼吏部尚书。授司空。迁太保兼侍中。昭宗立。守中书令。封岐国公。王建攻陈敬瑄于成都。诏拜行营招抚使。还为东都留守。景福二年以司徒门下侍郎复为平章事。进太傅。后为王行瑜所害。赠太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南海人,字正言。力学不第,流寓长安。后至蜀。善画吴山楚岫,枯松怪石。僖宗中和年间,为僧梦休作早午晚三景于壁间,谓之《三时山》。僖宗至蜀见之,尽日叹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6—922 【介绍】: 五代时同州人,字继元。本姓康,幼阉,为内常侍张泰收养。唐昭宗时使太原,为河东监军。晋王李克用病笃,以存勖属之,存勖常兄事之。存勖与后梁战于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悉委之,凡蓄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成存勖大业,其功为多。存勖将即帝位,力谏,不听,遂不食,卒于太原。谥正宪,一作贞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 【介绍】: 唐末五代初清河人,字正臣。少倜傥,好兵卫。唐末与弟张归厚、张归弁从黄巢起事。后巢起事失败,降唐投朱温。屡从战,勇武有功。与张晊战,中流矢,拔矢反射,一发而毙敌。后梁太祖开平元年授河阳节度使。明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909 【介绍】: 五代均州人,字正臣。少以谋勇称。唐末为均州军校,山南盗孙喜欲袭均州,行袭设计杀喜,并逐刺史。山南节度使刘臣容遂表行袭为均州刺史。昭宗时拜为戎昭军节度使。后事后梁,官至司空。卒谥忠敬。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道士。字博文,幼号神童。十五岁辞亲学道,从李归学上清毕法。昭宗景福二年,住天柱山精思院。钱镠请入开元宫,建坛授箓。昭宗赐号正一大师、冲素先生。寻请归山,卒年六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 【介绍】: 五代时青州博昌人,字赞正。本名礼,为朱温小校,温爱其忠谨质朴,为改名及字。屡立战功,迁元帅府左都押衙。温建后梁,拜右千牛卫上将军。末帝即位,为天平节度使。以功进太尉。与李克用军苦战于河上,病痟而治军督士弥谨。病革,召归京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6—924 【介绍】: 唐深州博野人,字正臣。本姓宋,名文通。出身行伍。因镇压黄巢功升神策军指挥使。扈从僖宗有功,赐姓名。光启三年为凤翔节度使,封陇西郡王。昭宗时恃兵权于朝政。曾杀宦官杨复恭等,屡引兵入京师,杀宰相韦昭度等,焚毁宫室市肆。天复元年,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劫往凤翔,茂贞挟昭宗与朱温(后梁太祖)对抗。三年,山南诸州尽失,势孤,被逼杀全诲与温和解,交出皇帝。后梁立,茂贞自称岐王,割据一方,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向后唐上表称臣,改封秦王。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三
茂贞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人。唐乾符中。黄巢犯阙。以功为神策军指挥使。朱玫之乱。以功迁检校太保同平章事。赐姓名。僖宗亲为制字曰正臣。光启二年。讨平李昌符。还为凤翔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兼侍中陇西郡王。大顺二年。讨平杨复恭。遂恃勋恣横。乾宁二年称兵入觐。会李克用请讨三镇。茂贞惧。归命待罪。授东川节度使。光化中加尚书令。封岐王。天复元年矫诏讨梁祖。梁祖引四镇之兵屯岐下。围守三年。乃求和。及梁祖建号。与王建志图兴复。竟无成功。后唐庄宗平梁。上表称臣。诏仍旧官。进封秦王。同光二年卒。年六十九。谥忠敬。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哀帝天祐三年(906)登进士第,官终文房院使。事迹见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三。《南雁荡山志》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7—949 【介绍】: 五代僧。范阳人,俗姓冯。通“六籍”,尤善《诗》、《楚辞》。后梁太祖乾化三年于五台山受戒。末帝龙德间,于棣州开元寺置院讲经,历二十余载,学徒百余人。后汉相国冯道重之,奏赐紫衣,自此忽忽不乐,卒。赐号德正。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7—949 俗姓冯,范阳(今北京西南)人。15岁已通六籍,诗调新奇。后投驻跸寺出家。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往五台山受戒。因两河兵事,遂于魏博并汾间学大小乘经律论。龙德二年(922)驻锡棣州开元寺。置院讲经论20余年,声闻齐鲁之间。宰相冯道表奏于后汉高祖,赐紫衣,又赐号德正。《宋高僧传》卷七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冯氏。范阳人。世业儒。而货殖累钜万。超幼有异志。年十五。入庠校。工文艺。尤善骚律。一日偶阅佛经。乃叹曰。人生富贵。幻泡尔。复何足恤。遽往依驻跸寺大德剃染。未几。本师云逝。服其丧。以孝称。梁乾化三年。获登具于五台。且将行迈以究所闻。而兵阻两河间。龙德二年。遂挂锡无棣之开元寺。久之别构院。以事开演。迄三十馀载不替。是宜遐迩臻集。而缁素慕向也。以故秀造质问。守牧扣访。辄使童子辞谢而已。州将李君。欲表乞紫衣师号。超不可。且曰。苟尔则吾必在卢龙塞外矣。丞相冯道。知其为族人。卒奏赐之号德正。自是忽忽不乐。乾祐二年二月三日。以微恙卒。春秋七十三。夏腊三十五。茶维。收舍利起塔以葬。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恒起。姓冯氏。范阳人也。祖父不仕。世修儒道。而家富巨万。超生而聪慧。居童稚群不贪戏弄。年十五早通六籍尤善风骚。辞调新奇播流人口。忽一日因阅佛经洗然开悟。乃叹曰。人生富贵喻等幻泡。唯有真乘可登运载。遂投驻跸寺出俗。未周三祀方议进修昼夜不疲。而属师亡。亦遵释氏丧仪。守礼无怠。孝悌之名燕人所美。梁乾化三年往五台山受木叉戒。由是陟遐自迩。切问近思。俄徵伐木之章。且狎或人之友。结契远求名匠。阻两河间。兵未罢路不通。南则梁祖。北则庄宗。抗衡于轻重之前。逐鹿在存亡之际。当是时也。超止于本州魏博并汾之间。学大小乘经律论。计七本讲通思于雍洛。梁宋名师杳然隔绝。虽然巡历非远宏畅殊精。瓶满见知翼飞名字。是故并部息尘中山贞辩夫二人者。言行俱臻證修有位。一见超叹曰。义龙之头角悉完备矣。待飞奋而为霖雨焉。其为硕德题目多此类也。龙德二年挂锡于无棣。超曰。此则全齐旧壤邹鲁善邻。遂止开元伽蓝东北隅。置院讲诸经论。二十馀年宣导。各三十馀遍。节操高迈举措舒徐。缁素见之无不怯惧。声无叱咤语不夸奢。自然而然。且非威势凌𨏦之所得也。前后州牧往来使臣。向誉钦风修名执刺。相礼重者止令童子。辞以讲贯罕曾接对。初有所慊终伏其高。齐鲁之间造秀不远数百里。造其门以诘难。诸公一睹超容傍听议论。参乎子史證以教宗。或问因明。超答以诗一首。辞新理妙皆悉叹降。时郡守李君素重高风。欲飞章举赐紫衣。超闻惊愕遂命笔为诗云。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李君复令人劝勉愿结因缘。超确乎不拔。且曰。而其复尔则吾在卢龙塞外矣。郡将闻而止。又相国瀛王凭道闻其名知是乡关宗人。先遗其书。序以归向之意。超曰。贫道闲人早舍父母剋志修行。本期弥勒知名。不谓浪传于宰衡之耳也。于吾何益。门人敦喻。不得已而答书。具陈出家之人岂得以虚名薄利而留心乎。瀛王益加郑重。表闻汉祖。遂就赐紫衣。自此忽忽不乐。以乾祐二年仲春三日微疾。数辰而终于本院。院众咸闻天乐沸空。乃升兜率之明證也。春秋七十三。僧腊三十五。门人洞徵与学徒百馀人持心丧。倾城士庶僧尼会送城外。具茶毗礼收舍利二百馀颗。分施之外缄五十颗于本院。起塔以葬之。瀛王未知。别奏赐师号曰德正。乃刊敕文于石塔焉。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冯。范阳人。祖父修儒。而家富巨万。超生而聪慧。年十五。早通六藉。犹善风骚。忽一日因。阅佛经。洗然开悟。乃叹曰。人生富贵。喻等幻泡。唯有真乘。可登运载。遂投驻跸寺出俗。昼夜进修。而属师亡。遵释氏丧仪。守礼无怠。梁乾化三年。住五台山。受木叉戒。由是远求名匠。阻两河间。乃止于本州。魏博并汾之间。学大小乘经律论。计七本。龙德二年。挂锡于无棣。超曰。此则全齐旧壤邹鲁善邻。遂止开元枷蓝东北隅。置院讲诸经论。二十馀年。宣导各三十馀遍。齐鲁之间。造秀不远数百里。造其门以哲难。诸公一睹超容。傍听议论。参乎子史。證以教宗。或问因明。超答以诗一首。辞新理妙。皆悉叹降。时郡守李君。素重高风。欲飞章举赐紫衣。超闻惊愕。遂命笔为诗云。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李君复令人劝勉。愿结因缘。超确乎不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8—953 【介绍】: 五代时福州侯官人,字继平。唐昭宗中和四年,年七岁,举童子擢第。释褐京兆府文学。振衣南归,受师于问政山聂尊师。南唐时,居金陵紫极宫,号金华大师、正和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虔州虔化人,字赞禹。廖爽子。仕楚。善文辞,授江南观察判官。马希范时选为天策府学士。居数年,卒官。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其名又有作图、正图、光图者,皆宋人避太祖赵匡胤讳改。字赞禹,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本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时,钟章为虔州刺史,打击豪强,匡图等遂举族奔湖南。楚王马殷辟为江南观察判官。后楚开天策府,与李宏皋、徐仲雅、刘昭禹等人并为天策府十八学士。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四、马令《南唐书》卷二九、《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匡图文学博赡,与李宏皋诸人俱以文藻知名。辛文房称其诗“警策极多,必见高致”(《唐才子传》)。《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廖氏家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录《廖匡图集》1卷,皆佚。《全唐诗》存诗4首及断句1联,《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