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3,分218页显示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1  112  113  114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不正知随烦恼
摄诸邪正相三昧
其它辞典
公良孺(子正、子幼 )
乐正裘
乐正子春
石祁子(世称 心正知礼 )
正常
正考父
少正卯
乐正克
屈原(世称 屈子、屈大夫、屈左徒、左徒、三闾大夫、三闾、楚三闾、楚大夫、楚累、楚屈、楚屈原、楚逐臣、楚臣 正则、平 别称 葬鱼人、独醒人 灵均 )
正伯侨
欧阳歙(正思、王思 被阳侯、夜侯 )
赵憙(伯阳 节乡侯 正 )
董正(伯和 )
公良孺 朝代:春秋陈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陈国人,字子正,一作子幼。孔子弟子。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列国,常以家车五乘从。孔子离陈过蒲,会公叔氏以蒲地叛,公良孺拔剑奋起,将与之战,蒲人惧,让孔子过。
乐正裘 朝代:春秋鲁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鲁卿仲孙蔑以乐正裘与牧仲为其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曾参弟子。尝下堂伤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以为君子不亏其体,不辱其身谓之孝。今伤足乃忘孝之道,是以有忧色。
石祁子 朝代:春秋卫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卫国人。父石骀仲为卫大夫,死后无嫡子,有庶子六人争当继承者。掌卜之人谓之曰若沐浴佩玉,则得吉兆。五人皆听从其言。独石祁子以为持亲丧,不沐浴佩玉,人称心正知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季桓子家臣,有宠。桓子疾,托以后事。若其妻遗腹生男,则告于君而立之。桓子卒,其妻生男。正常载之入朝以告君。后惧季康子,奔卫,不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宋国人。弗父何之曾孙。佐宋戴公、武公、定公三世,为上卿。位高而益恭。后为太宰华督所杀。生孔父嘉,以字为氏,即孔子所祖。后孔防叔畏华氏之逼而奔鲁,即为鲁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498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鲁定公时大夫。传说与孔子同时在鲁讲学,曾多次将孔子门徒吸引至自己门下,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定公十四年,孔子为鲁司寇时,以乱政罪诛之。少正,复姓,一说为官名。
乐正克 朝代:战国鲁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鲁国人。孟子弟子。为鲁臣,好善。公孙丑问乐正克于孟子,孟子谓“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343—约前278 【介绍】: 战国时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名平。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公族。事楚怀王,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学问博,见识广,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为怀王所信用。主张联齐抗秦。子兰(怀王幼子)、上官大夫等害其能,短于王。王乃疏原。曾谏怀王不可入秦,怀王不听,信子兰,入秦被拘,死于秦。顷襄王时再次受谗,被放逐于沅湘一带。原既痛国之危亡,又感理想之无法实现,乃投汨罗江而死。著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开楚辞之体。今存刘向所编集《楚辞》。
正伯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时燕人。方士,效古神仙,依于鬼神之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 【介绍】: 东汉乐安千乘人,字正思。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歙八世,皆为博士。光武时为汝南太守,推用贤俊,在郡教授数百人,征为大司徒。坐在汝南赃罪下狱死。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余人,歙掾陈元上书追讼,得赐棺木印绶。
全后汉文·卷十七
歙,字王思,乐安千乘人。莽时为长社宰。更始即位,以为原武令。迁河南都尉,行太守事。建武初,为河南尹,封被阳侯,寻拜扬州牧,迁汝南太守,更封夜侯。十五年,代韩歆为大司徒,坐汝南臧罪发,死狱中。
赵憙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4—80 【介绍】: 东汉南阳宛人,字伯阳。少任侠。新莽末入绿林军,昆阳之战有功。后归刘秀,累官平材侯相、怀令、平原太守,诛锄豪猾,安抚地方。后入为太仆,拜太尉,赐爵关内侯,典边事。明帝永平元年,封节乡侯。为卫尉,代行太尉事。内典宿卫,外干宰职,正身立朝,未尝懈怠。章帝即位,进太傅,录尚书事。卒谥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南海番禺人,字伯和。少有风仪,耽经籍,性高洁,累辟皆不就。乡人有小过,必相戒勿为伯和知。人有不平者多从正直之。南阳车遂闻其名,不远千里来投。志同道合,情如手足。数年遂卒。正为经理丧事。卒后,人表其墓称汉征士董夫子之墓。袁弘慕其风采,闻于朝,诏旌墓门。
不正知随烦恼
【三藏法数】
谓于法邪解,远离正知,背觉合尘,以妄为真,恼乱其心,是名不正知随烦恼。
摄诸邪正相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于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一切众生都无所弃,一心摄取,而不见有邪、正等相,是名摄诸邪正相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