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直绳(直繩)
(1).正直如绳墨。《晋书·李胤传》:“迁御史中丞,恭恪直绳,百官惮之。”《南史·褚玠传》:“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 唐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诗:“使君传旧德,已见直绳心。”
(2).指正直的人。 唐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诗:“投足经危路,收才遇直绳。”
(3).以法制裁。《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直绳则亏丧恩旧,橈情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北史·裴延儁传》:“ 延儁 在臺阁,守职而已,不能有所裁断直绳也。” 宋 曾巩 《待制王尧臣知单州制》:“无直绳肃下之谊,有浮言罔上之迹。”
(4).喻法制。《北史·李彪传论》:“逮於直绳在手,厉气明目,持坚无路,末路蹉跎。”《魏书·高恭之传》:“ 道穆 外秉直绳,内参机密,凡是益国利民之事,必以奏闻。”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彼邦本倔强,习俗多骄矜,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2).指正直的人。 唐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诗:“投足经危路,收才遇直绳。”
(3).以法制裁。《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直绳则亏丧恩旧,橈情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北史·裴延儁传》:“ 延儁 在臺阁,守职而已,不能有所裁断直绳也。” 宋 曾巩 《待制王尧臣知单州制》:“无直绳肃下之谊,有浮言罔上之迹。”
(4).喻法制。《北史·李彪传论》:“逮於直绳在手,厉气明目,持坚无路,末路蹉跎。”《魏书·高恭之传》:“ 道穆 外秉直绳,内参机密,凡是益国利民之事,必以奏闻。”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彼邦本倔强,习俗多骄矜,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漢語大詞典》:廉善
清廉而政绩优异。《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郑玄 注:“听,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应作‘察’字解,义为考察、查访。见 清 黄生 《义府·廉》。然旧训沿用已久,不可废。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
《漢語大詞典》:直辞(直辭)
亦作“ 直词 ”。
(1).正直的言词。《晏子春秋·杂上五》:“臣闻下无直辞,上有隐恶。民多讳言,君有骄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百人操觿,不可为固结;千人谤狱,不可为直辞。”《宋书·建平宣简王宏传》:“今后开不讳之涂,奬直辞之路,四海希风,普天幸甚。” 唐 杜甫 《行次昭陵》:“直词寧戮辱,贤路不崎嶇。” 宋 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诗:“直词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明 宋濂 《元故翰林待制柳先生私谥文肃议》:“其於闢异端,扶伦纪,黜淫祀,排势臣,劲气直辞,可辅彝训。”
(2).据实陈述。《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 就 慷慨直辞,色不变容。”
(1).正直的言词。《晏子春秋·杂上五》:“臣闻下无直辞,上有隐恶。民多讳言,君有骄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百人操觿,不可为固结;千人谤狱,不可为直辞。”《宋书·建平宣简王宏传》:“今后开不讳之涂,奬直辞之路,四海希风,普天幸甚。” 唐 杜甫 《行次昭陵》:“直词寧戮辱,贤路不崎嶇。” 宋 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诗:“直词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明 宋濂 《元故翰林待制柳先生私谥文肃议》:“其於闢异端,扶伦纪,黜淫祀,排势臣,劲气直辞,可辅彝训。”
(2).据实陈述。《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 就 慷慨直辞,色不变容。”
《漢語大詞典》:顺气(順氣)
(1).和顺正直之气。《礼记·乐记》:“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然则高栋深宇,威神之大节也;顺气发生,巡游之大功也。”
(2).谓使气性和顺。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亦犹乐所以顺气,变化万民,成其性命也。”
(3).指使体气顺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防风》:“消风顺气,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麩炒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食前白汤服二钱。”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肉豆蔻花油……能补脾胃、顺气、保心、化痰。”
(4).顺应节气。《后汉书·舆服志下》:“皁衣羣吏春服青幘,立夏乃止,助微顺气,尊其方也。”
(5).随顺和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亏得 天祥 兄弟和睦, 张氏 也自顺气,不致生隙。”
(6).犹顺遂,称心遂意。 赵树理 《三里湾·菊英的苦处》:“在那样的家里活一辈子多么顺气呀!” 王汶石 《新结识的伙伴》:“ 淑兰大姐 ,你抡走了我们的红旗,给我们换来那么个烂黄货,我们大伙都觉得不顺气。”
(2).谓使气性和顺。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亦犹乐所以顺气,变化万民,成其性命也。”
(3).指使体气顺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防风》:“消风顺气,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麩炒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食前白汤服二钱。”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肉豆蔻花油……能补脾胃、顺气、保心、化痰。”
(4).顺应节气。《后汉书·舆服志下》:“皁衣羣吏春服青幘,立夏乃止,助微顺气,尊其方也。”
(5).随顺和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亏得 天祥 兄弟和睦, 张氏 也自顺气,不致生隙。”
(6).犹顺遂,称心遂意。 赵树理 《三里湾·菊英的苦处》:“在那样的家里活一辈子多么顺气呀!” 王汶石 《新结识的伙伴》:“ 淑兰大姐 ,你抡走了我们的红旗,给我们换来那么个烂黄货,我们大伙都觉得不顺气。”
《漢語大詞典》:疏直
亦作“疎直”。亦作“踈直”。 正直,坦率;粗疏率直。《孔丛子·陈士义》:“夫 东閭子 外质顽拙,有似疏直,然内怀容媚諂鬽,非大丈夫之节也。”《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 性疏直,数有酒失。”《新唐书·刘蕡传赞》:“ 蕡 与诸儒偕进,独讥切宦官,然亦太疏直矣。” 明 方孝孺 《又上蜀府启》:“窃念平生野性踈直,为文亦多激切,少温婉之韵。”《明史·文苑传四·焦竑》:“ 竑 既负重名,性復疎直,时事有不可,輒形之言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鼂错 、 贾谊 ﹞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亦作“疎直”。亦作“踈直”。 上疏直陈。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京官三品以上擅自抄札,内外恟恟。 商公 疏直十罪以闻,上不省。”
亦作“疎直”。亦作“踈直”。 上疏直陈。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京官三品以上擅自抄札,内外恟恟。 商公 疏直十罪以闻,上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