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正本  拼音:zhèng běn
1.根究本源。《淮南子。主术》:「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2.书籍或文件的原本,相对于副本而言。《魏书。卷六二。李彪传》:「正本蕴之麟阁,副贰藏之名山。」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叙国朝求访》:「选三馆正本书万卷。」
3.还本、够本。《董西厢》卷一:「傥或明日见他时分,把可憎的媚脸儿饱看了一顿,便做受了这恓惶也正本。」
《國語辭典》:正本清源  拼音:zhèng běn qīng yuá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指澈底解决问题。《晋书。卷三。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现在正本清源之法,第一先要禁掉这些书,书店里不准卖,学堂里不准看,庶几人心或者有个挽回。」也作「端本清源」、「端本正源」、「端本澄源」、「清原正本」。
《漢語大詞典》:正本澄源
犹正本清源。《旧唐书·高祖纪》:“欲使玉石区分,薰蕕有辨,长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从沙汰。”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朝于王所仲孙羯会晋韩不信云云城成周》:“观春秋之所书,然后正本澄源之意可得而知矣。”
《国语辞典》:清原正本  拼音:qīng yuán zhèng bě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也作「正本清源」。
《国语辞典》:正本溯源  拼音:zhèng běn sù yuán
整顿本源,寻求源头。比喻从根本上找寻原因。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国语辞典》:澄源正本  拼音:chéng yuán zhèng běn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宋史。卷四二三。吴泳传》:「杜渐防微,澄源正本,使君身之所自立者先有其地。」
《漢語大詞典》:清源正本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诗刊》1978年第1期:“清源正本肃流毒,诬古诬今要扫光。”参见“ 清源 ”。
《漢語大詞典》:清源
亦作“ 清原 ”。
(1).清理本源。谓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 清 林则徐 《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经开动,其为畏惮可知,亟应宣示天威,乘势尽行驱逐,以为清源之计。”
(2).清澈的水源。《楚辞·远游》:“軼迅风於清源兮,从 顓頊 乎增冰。” 蒋骥 注:“清源,水源。谓 北海 也。”后汉书·张衡传:“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髮於朝阳。” 唐 贾岛 《南池》诗:“萧条微雨絶,荒岸抱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