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耦象
指箭靶。古代行乡射礼时,侯(即箭靶)的正中均画熊、麋、虎、豹之类的头象,故称。见《仪礼·乡射礼》 郑玄 注。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挥弓电掣,激矢风追;方当耦象,决裂丽龟。”
《漢語大詞典》:签条(簽條)
(1).贴在卷轴及书籍封面上的字条。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吾为题《革命军》签条。”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序文我想还是请 建功兄 写一写。签条则请 兼士 。” 巴金 《家》十一:“祖父方才给我的一本线装书,我看了封面上白纸签条的题名《刘芷唐先生教考戒淫浅训》就觉得头痛。”
(2).写有文字、贴在封套正中的纸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我便过去,见已套好了一大叠帖子,签条也粘好了,旁边一本簿子,开列了人名,我便照写了。”
(3).由主管人批注意见的纸片。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六:“他拿起茶几上的一支粗大的红蓝铅笔准备要在签条上写,‘一万五千块钱,可够吧?唵?’”
《漢語大詞典》:哑门(瘂門)
穴位名。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阴维脉穴歌》:“风府、瘂门此二穴,项后入髮是其根。”
《國語辭典》:页心(頁心)  拼音:yè xīn
线装书前后半页之间的折缝。也称为「版心」、「中缝」。
《国语辞典》:日正当中(日正当中)  拼音:rì zhèng dāng zhōng
太阳正位在中央。指正中午的时候。如:「别在日正当中的时候运动,以免中暑。」
《国语辞典》:腕道症候群  拼音:wàn dào zhèng hòu qún
手腕因长期重覆固定动作,压迫通过手腕的正中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出现障碍的病症。主要症状为两手麻热肿胀,尤以拇指、食指、中指特别严重。
《国语辞典》:腕隧道症  拼音:wàn suì dào zhèng
病名。由于包围腕部正中神经的结缔组织发炎,形成压迫所引起的酸、麻、胀、痛、刺等症状。
《国语辞典》:一言中的  拼音:yī yán zhòng dì
的,箭靶的中心。一言中的比喻说话正中对方的心意。《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摺子须要在此等地方著想,包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国语辞典》:礼髯(礼髯)  拼音:lǐ rán
一种平剧脸谱。为三绺须,但正中的一绺留在颚上,没有盖上嘴。一般为粗野的人所使用。
《国语辞典》:五福纸(五福纸)  拼音:wǔ fú zhǐ
过年时贴在门楣上的红纸。正方形,对角的正中一个大「福」字,四角各有一只向中间聚飞的蝙蝠,合起来表示五福临门。
《國語辭典》:当头炮(當頭炮)  拼音:dāng tóu pào
放在棋盘中轴线上正对「将」或「帅」的棋子「炮」。比喻迎头、当面的评论意见。
《漢語大詞典》:脑门心子(腦門心子)
指头顶的正中心。 周立波 《扫盲志异》:“﹝这一问﹞对于这位老倌子像是一声落地的炸雷,他的脑门心子都给轰开了。”
《國語辭典》:帽徽  拼音:mào huī
钉在帽子上的徽章。
正中
【佛学大辞典】
(杂语)正午也。
南阎浮提日正中时
【三藏法数】
谓南阎浮提日正中时,东弗婆提日则始没,西瞿耶尼日则初出,北郁单越正当半夜。(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弗婆提,华言胜身。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