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词典
2
分类词汇
10
分类词汇
妙啭
樊口
珠喉
竹肉
调音
娇喉
玉喉
骊珠串
郭顺时
金嗓子
《漢語大詞典》:
妙啭(妙囀)
指美妙婉转的歌喉。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
:“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囀而一一皆圆。”
分類:
美妙
婉转
歌喉
《漢語大詞典》:
樊口
(1). 唐 白居易 有家妓 樊素 善歌。后因以“樊口”借指善歌者之歌喉。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写像》
:“ 樊 口停, 蛮 腰罢,准备同心,怎离鞍马,收拾了按板红牙,弹筝银甲。”参见“ 樊素 ”。
(2).地名。在 湖北 鄂城县 西北。因当 樊港 入 江 之口,故名。 魏庆之
《诗人玉屑》
卷十八引 宋 潘邠老 诗:“ 江 从 樊口 转,山自 武昌 连。”
分類:
地名
白居易
湖北
有家
家妓
樊素
西北
歌喉
《漢語大詞典》:
樊素
唐 白居易 家的歌妓。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
序云:“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绰绰有歌舞态,善唱
《杨枝》
,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 洛 下。”后以代指擅歌的女艺人。 宋
黄庭坚
《子瞻去岁春夏侍立延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各述所怀予亦次韵》
之四:“ 乐天 名位聊相似,却是初无富贵心。只欠 小蛮 、 樊素 在,我知造物爱公深。” 明
卓人月
《花舫缘》
第二折:“公子啊,您自去 张红 按板、 樊素 司弦。” 清
黄遵宪
《徐晋斋观察道出日本余饮之即席有诗和韵以赠》
:“狂呼酒盏看 樊素 ,醉拭刀鋩辨 正宗 。” 正宗 , 日本 铸刀能手。
分類:
樊素
白居易
歌妓
艺人
《國語辭典》:
珠喉
拼音:
zhū hóu
语本唐。李商隐〈拟意〉诗:「银河扑醉酒,珠串咽歌喉。」形容歌喉宛转圆润。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五出:「试新声奏商,杂管更调簧,珠喉转嘹喨。」
分類:
圆转
如珠
歌喉
《國語辭典》:
竹肉
拼音:
zhú ròu
1.竹笋。
2.植物名。担子菌类锈菌科真锈菌属,竹蓐病原真菌之孢子堆。寄生在竹秆及枝条,初呈红褐色斑点,初冬破皮而出,呈杏黄色,四、五月间成黄白色,雨季吸水则成洋菜状凝胶,状如木耳,生苦竹枝上者有剧毒。可治赤白痢,以陈年者为佳。也称为「竹菰」、「竹蓐」。
分類:
竹肉
竹根
根节
节上
菌类
弦乐
管乐
歌喉
器乐
歌唱
《國語辭典》:
调音(調音)
拼音:
tiáo yīn
乐器校正音准之意。通常乐器弹奏之前会先行校正音准。
分類:
调音
调弄
制订
演奏
歌喉
乐律
弦乐器
调整
规定
恰当
音阶
《漢語大詞典》:
娇喉(嬌喉)
柔美的歌喉。 元
许有孚
《圭塘杂咏·柳下听莺》
:“阴阴烟翠足潜身,其奈娇喉百囀新。”
《花月痕》
第六回:“﹝ 荷生 ﹞慢慢的让酒吃菜,听那 曼云 等,或二黄,或小调,抑扬亢坠,百囀娇喉。”
分類:
柔美
歌喉
《漢語大詞典》:
玉喉
美妙的歌喉。 唐
李贺
《洛姝真珠》
诗:“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 陆郎 。”
分類:
美妙
歌喉
《国语辞典》:
骊珠串(骊珠串)
拼音:
lí zhū chuàn
形容歌喉如一串骊珠一般的圆润清亮又连贯。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红牙缓引骊珠串,个个一般圆。」
分类:
歌喉
如一
圆润
清亮
连贯
《漢語大詞典》:
郭顺时(郭順時)
元 代杂剧演员 郭顺卿 ,别号 顺时秀 。歌喉动听,世称 郭顺时 。 明 沈钦圻
《咏史》
之二:“乐奏 李天下 ,歌传 郭顺时 。”参阅 元 夏庭芝
《青楼集》
。
分類:
杂剧
演员
歌喉
动听
《國語辭典》:
金嗓子
拼音:
jīn sǎng zi
形容清脆而嘹亮的歌喉。如:「台上那歌手天生一副金嗓子,唱起歌来,悦耳动听,令人陶醉。」
分類:
音色
清脆
优美
歌喉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