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喜歌剧
普西尼
白毛女
前奏曲
剧种
间奏曲
《国语辞典》:喜歌剧(喜歌剧)  拼音:xǐ gē jù
泛指十八世纪首先在义大利出现的歌剧形式,后延伸到法国、德国,各有不同的名称,如opera buffa(义)、opéra comique(法)、Singspiel(德)。题材轻松愉快,结局圆满的歌剧。通常用方言写成,咏唱调的旋律比较简单而动听,有时候并使用对白取代宣叙调。
《国语辞典》:普西尼  拼音:pǔ xī ní
Giacomo Puccini
人名。(西元1858~1924)义大利歌剧作曲家,米兰音乐学院毕业。作品旋律优美,富有趣味。代表作有《蝴蝶夫人》、《波希米亚人》、《西方少女》及《杜兰多》等。也译作「浦契尼」。
《漢語大詞典》:白毛女
歌剧剧本。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作于1945年。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作曲。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霸占其女喜儿,后又企图将她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地主,喜儿获得翻身。
《國語辭典》:前奏曲  拼音:qián zòu qǔ
1.一种单主题的中、小型器乐曲。源于独奏曲或键盘曲的引子。
2.置于西洋歌剧、乐剧中的开场或幕前名乐。
3.借指一件事情正式开始前的作为。如:「约会往往是坠入情网的前奏曲。」
《國語辭典》:剧种(劇種)  拼音:jù zhǒng
戏曲艺术的种类。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可分为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等。依表现手段,可分为木偶戏、皮影戏等。戏曲根据起源地点、流行地区、艺术特色和民族特点,又可分为越剧、川剧、秦腔、粤剧等,这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定义。
《國語辭典》:间奏曲(間奏曲)  拼音:jiān zòu qǔ
1.戏剧、歌剧中简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
2.形式自由独立,篇幅较短的乐曲。如德人布拉姆斯的钢琴独奏间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