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绵袄改被窝(绵袄改被窝)  拼音:mián ǎo gǎi bèi wō
(歇后语)不知所从。因棉袄若改成被窝,则不够长,无法同时盖到头和脚,也就是两头无法兼顾。《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正应了句外话,叫作绵袄改被窝,两头儿苦不过来了。」
《国语辞典》:庙里的猪头(庙里的猪头)  拼音:miào lǐ de zhū tóu
(歇后语)已经有主。引申喻有理由、有道理。《醒世姻缘传》第七二回:「你自己不长进罢了,你原不该又把闺女这们等的,他庙里猪头是有主的,你不流水的认不是,还挺著脖子合人强哩。」
《国语辞典》:泥菩萨落水(泥菩萨落水)  拼音:ní pú sà luò shuǐ
(歇后语)自身难保。泥塑的菩萨一落入水中即溶化了,如何能保佑别人。比喻自顾不暇,更谈不上去帮助别人。《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也作「泥菩萨过江」。
《国语辞典》:泥毬换眼睛(泥毬换眼睛)  拼音:ní qiú huàn yǎn jīng
(歇后语)有眼无珠。意谓见识浅短,无分辨的能力。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这厮们两白日把泥毬儿换了眼睛,你便有那降魔咒,度人经,也出不的这厮们鬼精。」
分类:歇后语
《国语辞典》:木头眼镜儿(木头眼镜儿)  拼音:mù tou yǎn jìng ér
(歇后语)瞧不透。比喻对事理看不透澈。如:「他是木头眼镜儿,往往只考虑目前。」
《国语辞典》:买咸鱼放生(买咸鱼放生)  拼音:mǎi xián yú fàng shēng
(歇后语)不知死活。比喻明知事情对自己不利,仍继续去做。如:「你这么做,真是买咸鱼放生──不知死活。」
《国语辞典》:麻口袋倒米  拼音:má kǒu dài dào mǐ
(歇后语)一泄到底,一下子全倒光。麻布袋浅短,倒米的时候,一下子就倒光,比喻将事情一股脑儿说尽。如:「张大嫂是个直肠子,每回说话时就像麻口袋倒米──一泄到底。」
《国语辞典》:麻雀生鹅蛋(麻雀生鹅蛋)  拼音:má què shēng é dàn
(歇后语)拚老命。鹅蛋体积较麻雀大,麻雀想要生出鹅蛋就必须尽力。比喻做事尽其力量。如:「老张做事,真是麻雀生鹅蛋──拚老命!」
《国语辞典》:猫吃生柿子(猫吃生柿子)  拼音:māo chī shēng shì zi
(歇后语)色迷迷。色音谐「涩」,迷音谐「咪」。涩咪咪指猫吃到生的柿子。如:「请拿出绅士风度,别表现得猫吃生柿子──色迷迷。」
《国语辞典》:毛厕里砖儿(毛厕里砖儿)  拼音:máo si lǐ zhuān ér
(歇后语)又臭又硬。比喻一个人个性固执,不讲理,不肯认错。也作「毛司里砖儿」。
《国语辞典》:没有砣的秤(没有砣的秤)  拼音:méi yǒu tuó de chèng
(歇后语)不知轻重。秤杆上没有砣则无法测定物体重量。比喻不明事理。如:「他做事莽撞,犹如没有砣的秤──不知轻重,很少考虑到顾全大体。」
《国语辞典》:梅香拜把子  拼音:méi xiāng bài bǎ zi
(歇后语)都是奴几。拜把子,结拜为兄弟姊妹。梅香,婢女的代称,所以凡是婢女的结拜姊妹,都是奴才辈。《红楼梦》第六○回:「姨奶奶犯不著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呢?」
《国语辞典》:门缝里看人(门缝里看人)  拼音:mén fèng lǐ kàn rén
(歇后语)把人看扁。透过窄小的细缝中看人,看到的人是扁扁窄窄的。引申为瞧不起、轻视人。如:「少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可不是省油的灯。」
《国语辞典》:毛坑没后壁(毛坑没后壁)  拼音:máo kēng méi hòu bì
(歇后语)臭粪便直冲出来。比喻人说话口没遮拦。《野叟曝言》第六一回:「秋香怎放出这等屁来?四姐不要气她,她是这样惯了的,毛坑没后壁──臭粪便直冲出来!」
《国语辞典》:毛司里砖儿(毛司里砖儿)  拼音:máo si lǐ zhuān ér
(歇后语)又臭又硬。比喻人固执不通情理,不肯认错。《金瓶梅》第八五回:「那淫妇要了我汉子,还在我根前拿话儿栓缚人。毛司里砖儿──又臭又硬!」也作「毛厕里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