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支韵》:我欺
赵昂攻玉赋再视再度以蒙夫精鉴匪瑕匪秽宁有于我欺
《漢語大詞典》:奸欺(姦欺)
亦作“奸欺”。 虚伪欺诈。 唐 陆贽 《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乃以一人之听览而欲穷宇宙之变态,以一人之防虑而欲胜亿兆之姦欺。” 唐 韩愈 《送穷文》:“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姦欺,不忍害伤。”明史·詹仰庇传:“乞备覈宜留宜革,并出入多寡数,以杜奸欺。”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 日本 当封建时,算术至疏,顾无隐漏姦欺之患。”
分類:虚伪欺诈
《骈字类编》:风欺(风欺)
徐节妇园菊赋遭风欺而雨妒兮独煢煢而不变其常
《骈字类编》:霜欺
薛能秋夜旅舍寓怀诗见露浥下
《國語辭典》:欺隐(欺隱)  拼音:qī yǐn
欺骗隐瞒。《儒林外史》第六回:「此后若有一点欺隐,我把你这些奴才,三十板一个,还要送到汤老爷衙门里追工本饭米哩!」
分類:欺骗隐瞒
《漢語大詞典》:欺弊
欺诈蒙骗。 宋 欧阳修 《河北奉使奏草·乞一面除放欠负》:“牵驾纲船,般运物色,内有少欠,元无欺弊。”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莫非有些欺弊,瞒着老夫么?”
分類:欺诈蒙骗
《韵府拾遗 支韵》:见欺(见欺)
史记高五王传琅邪王刘泽见欺不得反国
《漢語大詞典》:侵欺
(1).侵害欺凌。韩非子·解老:“人君者无道,则内暴虐其民,而外侵欺其邻国。”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德既不能绥怀,威又不能临制,侵欺虏缚,以致怨恨。” 元 《宝严寺圣旨碑》:“不以是何人等,无得於寺内安下,侵欺搔扰作践,及不得将寺僧骑坐马匹夺充铺马。”
(2).侵吞欺骗。 宋 欧阳修 《乞一面除放欠负》:“及正身已没,配流不在,摊在妻男及干繫人处理索,自来催纳不行者,不以有无侵欺盗用,并特与除放。”《元典章·户部六·钞法》:“备细数目从实一一计点,打算完备,造账册保结呈省,若有侵欺、失陷、短少,就便枷锁,立限追徵。”《明律·户律·仓库》:“凡仓库务场局院,库秤斗级,若雇役之人,侵欺借货,移易係官钱粮,并以监守自盗论。”
《韵府拾遗 支韵》:谁欺(谁欺)
论语吾谁欺欺天乎
《韵府拾遗 支韵》:寒欺
曹伯启诗雨积堪舆暝寒欺枕簟清
《國語辭典》:欺谩(欺謾)  拼音:qī mán
说假话哄骗人。《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也作「欺骗」。
分類:欺谩欺诳
《國語辭典》:欺心  拼音:qī xīn
使坏心眼。《西游记》第七回:「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醒世姻缘传》第三七回:「我猜你待要欺心,又没那胆,是也不是?」
《韵府拾遗 支韵》:蔽欺
郑刚中感雪竹赋其在人也初如蔽欺之隔君子权势之折忠臣
《國語辭典》:欺诈(欺詐)  拼音:qī zhà
用诡诈的手段骗人。《战国策。燕策二》:「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
《國語辭典》:欺诞(欺誕)  拼音:qī dàn
欺骗。《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斯皆外示富强,以相欺诞也。」
分類:虚夸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