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自欺欺人  拼音:zì qī qī rén
不但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传六章》:「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此刻做官的那一个不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故智?」也作「欺人自欺」。
《国语辞典》:矇混  拼音:mēng hùn
蒙蔽欺骗。如:「今天你一定得给我一个交代,别想再用三两句话矇混过去。」
分类:蒙蔽欺骗
《国语辞典》:矇事  拼音:mēng shì
北平方言。指不懂装懂,不会装会,用欺骗的手法蒙蔽人。
《国语辞典》:矇住  拼音:mēng zhù
被欺骗的方法蒙蔽,以致相信。如:「那一次,他真把我矇住了。」、「我当时会做出那种决定,是因头脑已被矇住了。」
《国语辞典》:瞒骗(瞒骗)  拼音:mán piàn
隐瞒欺骗。如:「原来丽姨一直都在瞒骗她女儿。」
《国语辞典》:戳事  拼音:chuō shì
欺骗以谋利。如:「他就仗著这一身衣裳和这张利口到处戳事。」
分类:欺骗谋利
《国语辞典》:捣骗(捣骗)  拼音:dǎo piàn
欺骗、哄骗。《斩鬼传》第二回:「原来此人好捣大,今日来要捣骗只些和尚。」
分类:欺骗哄骗
《国语辞典》:唬人  拼音:hǔ rén
欺骗惊吓别人。如:「你少唬人!事情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国语辞典》:拐盗(拐盗)  拼音:guǎi dào
以欺骗的手法偷窃。如:「那名银楼职员竟拐盗了东家近百万元的珠宝。」
《国语辞典》:瞒魍魉(瞒魍魉)  拼音:mán wǎng liǎng
魍魉,鬼怪。瞒魍魉指欺骗鬼神。《水浒传》第二一回:「你这般道儿,只好瞒魍魉!老娘手里说不过去。」
《国语辞典》:马扁儿(马扁儿)  拼音:mǎ biǎn ér
骗字可拆写为「马」、「扁」二字,意为欺骗。如:「你存心马扁儿。小心我揍你!」
分类:二字欺骗
《国语辞典》:耍老千  拼音:shuǎ lǎo qiān
施展诈术或使用欺骗的手段。如:「十赌九诈,尤其遇上耍老千的赌局焉能不输?」
《國語辭典》:附下罔上  拼音:fù xià wǎng shàng
附和其他臣子,欺瞒矇骗君王。汉。刘向《说苑。卷二。臣术》:「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怀奸,世之小人也。」
《國語辭典》:讹骗(訛騙)  拼音:é piàn
欺骗。如:「他用尽各种手段,到处向人讹骗。」
分類:欺骗
《國語辭典》:尔诈我虞(爾詐我虞)  拼音:ěr zhà wǒ yú
形容人际间钩心斗角,互相猜疑欺骗。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也作「尔虞我诈」。